党建丨涛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个一”改革,奏响民生幸福曲
近年来,涛源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移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把家家户户的“幸福清单”作为改革攻坚的落脚点,深耕“六个一”改革实践,将治理效能转化为民生福祉,奏响一曲“绿美、富美、和美”幸福乐章。

党建引领织密“治理网”,实现基层治理“一网清”。整合基层党建、政法综治、爱国卫生等各类网格,构建“多网合一、一网到底、一网共享”的全科网格体系,乡(镇)班子成员直接联系网格,村“两委”成员专人负责,实现“人在网格中、事在网格办”。在精细化服务中,网格员深入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防返贫动态监测,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信访率连续三年递减。聚焦“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开展法治宣传,在重点地区安装96个智能监控,24小时运行,推动网格治理更高效、服务更精准。
权责明晰晒出“明白单”,确保履职事项“一单明”。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清单编制工作专班,坚持自下而上、量体裁衣,通过全口径梳理、开门梳理、个性梳理以及分析比对,目前评估确定全镇工作事项共2338项,归纳提炼形成“3张清单”事项共372项,其中基本履职事项129项,配合履职事项124项,上级部门收回事项119项,确保基本履职事项“必须为、有特色”,配合履职事项把握“理得顺、分得清”,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把握“收得回、衔接好”,首次厘清了“乡镇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问题。
集成服务搭建“暖心窗”,推行服务审批“一窗办”。整合医保、社保、民政、残疾人服务、退役军人事务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立5个综合服务窗口,实行“无差别接件办件”,办件效率提升30%。对全镇行使的93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公示,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让群众办事“一目了然”。统一刻制并启用涛源镇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办代办、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开展专业培训,推动工作人员从专科业务向全科综合业务拓展。今年以来,镇党群服务中心累计办件3000余件,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
协同联动锻造“执法拳”,推进综合执法“一队管”。聚焦“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目标推进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配备执法人员、执法记录仪,确定行政职权事项10类161项,开展执法培训。将“日巡夜查”和“重点抽查”有机结合,确保管控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失位,违法建设发现在苗头、处理在初始。执法工作遇到困难时,坚持提前开会研究,分析任务特点,梳理工作重点,分解实施步骤,坚决杜绝群体事件发生。截至目前,已完成林业行政执法50余件,实现从“多头执法”到“精准执法”的转变。
应急响应筑牢“安全线”,推进应急处突“一站救”。组建一支由党委政府主导、由公安、民政、应急、武装及各村委会等30余人协同参与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推动形成“专业队伍+志愿者”的多元化救援力量格局,联合县应急管理局和蓝天救援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常态化巡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开展辖区消防安全检查和森林草原防灭火隐患排查。规范建成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摩托艇、冲锋舟、高压抽水泵、帐篷、睡袋、灭火机、呼救器、雨衣、水鞋、棉被等物资。
数据赋能起步“信息路”,推进数据共享“一表通”。全面接通13个村委会政务外网,为数据互通搭建基础网络支撑。按照“人(人口信息)、房(房屋信息)、企(企业)”重点目标对象,完成10828户36800人数据采集工作,为数据应用积累原始素材。按照“两上两下”审核机制,对照县级反馈的1362张表格开展查缺补漏,补充完善表格60张,为“云表通”系统平台上架奠定基础。
通讯员丨杨雨然
编辑丨王显勤
责编丨子世明
终审丨马丽红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