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全县居民朋友们:
随着夏日来临,陇川县气温逐渐升高,雨水也日益增多,蚊虫活动愈发猖獗,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正不断增大。这些疾病主要通过伊蚊(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花斑蚊”)叮咬传播,不仅会威胁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全县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挑战。为有效防控蚊媒传染病,保障大家的健康生活,陇川县卫生健康局在此向全县居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积极行动,清除蚊虫孳生地
(一)家庭清理篇。定期对天台、阳台、庭院、地下室等区域进行全面排查,翻盆倒罐,及时清除闲置容器,像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水桶等都不能放过。暂时不用的容器一定要倒置存放,坚决避免积水。室内外水生植物要严格做到每3 - 5天换一次水,同时彻底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防止蚊虫幼虫附着孳生;如果家中有大型水缸、池塘,不妨放养一些食蚊鱼,让它们自然捕食蚊虫幼虫。另外,像饮水机水槽、泡菜坛沿、宠物水碗、洗衣机底座、窗槽、厨房下水道等易积水的小角落,也要及时清理,哪怕是少量积水也可能成为蚊虫的繁殖温床,建议用刷子、清洁剂彻底清洁,保持干燥。
(二)社区与公共区域维护篇。各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清理背街小巷、闲置空地、建筑工地、老旧小区、校园内外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死角。及时疏通沟渠,清理岸边淤泥和杂草,确保排水畅通,避免积水;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妥善处理垃圾,尤其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千万别让它们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篇。广大居民要把清除积水、清理房前屋后废弃容器、清除杂草等防蚊活动融入到家庭日常打扫卫生当中,切实降低蚊虫密度,形成蚊媒传染病防控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科学防蚊,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一)安装防蚊设施。家庭要安装纱门纱窗(纱网目数小于20目),既能通风透气又能阻挡蚊虫进入室内;睡眠时使用蚊帐,为婴幼儿、孕妇等重点人群提供安全的睡眠空间,必要时可在纱窗上喷洒杀虫剂增强防蚊效果。
(二)合理使用驱蚊产品。室内灭蚊可选用合格的杀虫气雾剂、蚊香等,使用前关闭门窗,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施药,施药后人员暂时离开,30 - 60分钟后通风20分钟再进入,确保室内空气清新安全;也可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防蚊工具,随时消灭可见蚊虫。户外活动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在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驱蚊酯、羟哌酯等成分的驱蚊剂,按照说明书要求定时补涂,增强驱蚊效果;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上午7 - 9点、下午4 - 6点)前往草丛、河边、树林等蚊虫密集区域。
(三)社区与单位防控。社区、单位应定期对绿化带、下水道、垃圾站等公共区域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必要时可使用专业的蚊虫消杀药剂,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方法进行喷洒;鼓励在公共区域设置灭蚊灯等物理防蚊设施,利用蚊虫的趋光性诱捕消灭蚊虫。
三、关注健康,及时就医报备
(一)了解疾病症状。登革热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基孔肯雅热症状通常有发热、关节剧痛(尤其是手脚小关节)、皮疹等。若出现这些疑似蚊媒传染病症状,请立即前往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二)主动告知信息。就医时务必主动告知医生近期的活动史,特别是有无前往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以及可能的蚊虫叮咬情况,以便医生快速准确诊断和治疗。
(三)配合隔离治疗。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区流动史人员,返回后在落实个人防蚊措施后,并开展自我健康监测14天。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确诊患者需严格配合医院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家人和朋友,造成疫情扩散。
四、广泛宣传,全民参与防控
(一)知识传播。积极向家人、邻居、朋友普及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分享防蚊灭蚊的经验和方法,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到防控行动中来。
(二)文明上网。通过政府官网、权威媒体、官方公众号等正规渠道了解蚊媒传染病防控信息,不浏览未经证实的内容,不随意转发、传播不实言论和谣言,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三)参与活动。主动参加所在社区、单位组织的灭蚊消杀、环境卫生整治等爱国卫生运动,为营造健康整洁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
居民朋友们,防控蚊媒传染病,人人有责。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清积水、灭蚊虫生,共同构筑起坚固的健康防线,守护我们美丽的陇川家园和家人的健康!
陇川县卫生健康局
2025年8月5日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