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此行最爱张家界:一日尽览峰林奇绝




此行最爱张家界:

一日尽览峰林奇绝

◎/杨宏毅

张家界,是我们高中同学老年团此次湘西游的终极向往。早听说这里的石英砂岩峰林冠绝天下,电影《阿凡达》里的“哈利路亚山”更是让人心生憧憬。可行程紧凑,仅有一天时间可探寻这片秘境,于是清晨6点半,天刚蒙蒙亮,我们便已在餐厅匆匆吃完早餐,坐上大巴向着心中的“仙境”出发。

大巴车驶出武陵源区时,窗外还裹着一层薄薄的晨雾,远处的山峦只露出模糊的轮廓。导游拿着话筒轻声介绍:“咱们今天从张家界北门进,到天子山景区大概要一个半小时路程。”许是起得太早,车厢里很快安静下来,我靠着车窗,迷迷糊糊便坠入了浅眠。不知过了多久,突然被安全带猛地一勒,瞬间惊醒——睁眼望去,车子正行驶在一条蜿蜒的山路上,路面不算宽阔,偶有坑洼,两旁的树木飞速向后倒退。我心里不禁犯嘀咕:张家界可是享誉世界的景区,怎么进山的路这般朴素?双手紧紧攥着前排座椅的扶手,胃里渐渐泛起熟悉的晕眩感,就在快要撑不住时,导游的声音传来:“北门到啦!”






推开车门,清新的山风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晕车的不适。抬头望去,晨雾早已散尽,天空蓝得透亮,前方茂密的森林间,几座突兀的石峰悄然探出身影——那是张家界独有的地貌,岩石棱角分明,顶端覆着一簇簇翠绿,像被大自然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过了景区检票口,我们换乘景区专属中巴车,导游笑着解释:“从北门进,离天子山最近,能少走不少路。”上山的公路依旧弯弯曲曲,却比刚才的山路平整了许多,车子沿着山势缓缓攀升,窗外的峰林越来越近,有的像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像老人拄杖远眺,引得车厢里不时响起惊叹声。






抵达天子山景区,第一站便是贺龙公园——这不仅是观景的起点,更是充满敬意的“仪式感”之地。走进公园,古树参天,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满是草木的清香。贺龙元帅的骨灰便安放在这片静谧的森林中,一尊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元帅身着军装,手持烟斗,目光坚毅地望向远方,仿佛仍在守护着这片他曾战斗过的土地。我们一行人自觉排成队列,在铜像前深深鞠躬,看着眼前的青山绿水,想着如今的安稳生活,心中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又深了几分。






缅怀过贺龙元帅,我们便直奔天子山的核心景区——有着“峰林之王”美誉的石英砂岩峰林观景台。沿着栈道走到观景台边缘,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万座石峰拔地而起,密密麻麻地铺展在群山之间,像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石峰森林”。阳光洒在灰白色的岩石上,反射出淡淡的光泽。我们举着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生怕错过任何一处细节——有的峰林相依相偎,像亲密的友人;有的孤峰独立,像孤傲的侠客;还有的峰群层层叠叠,像波涛汹涌的海浪凝固在山间。“别光顾着拍,往那边看!”导游指着远处,“那是‘仙女散花’,仔细看,顶端的石峰像不像一位仙女捧着花束?”顺着导游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越看越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让人叹服。直到导游第三次催促“后面还有更美的”,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来到御笔峰观景台,这里的景色比刚才更添了几分秀美。几座细细的石峰并排而立,顶端微微弯曲,像古代文人手中的毛笔,笔尖似乎还沾着墨汁,仿佛下一秒就要在天空这张“宣纸”上挥毫泼墨。旁边的“仙女献花”石峰与之呼应,一刚一柔,一雄一秀,构成了天子山最经典的画面。观景台旁,树立着介绍土家族人文历史的宣传牌,导游精心讲解,让我们体验了土家族传统的民族习俗和人文历史,让旅途多了几分人文的温暖。







中午在景区中转站吃了简单的午餐——土家族的腊肉饭,虽不奢华,却吃得格外香。稍作休息后,我们换乘中巴车前往袁家界,导游说:“这里可是张家界的‘王牌’,《阿凡达》的‘哈利路亚山’就是在这取的景!”这句话瞬间点燃了大家的期待。






抵达袁家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天下第一桥”。这是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桥,横跨在两座陡峭的石峰之间,两端与峰体相连。站在桥边往下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云雾虽少,却仍能感受到那份惊心动魄的险峻。 







沿着游道缓缓向迷魂台走去,沿途的景色愈发奇幻。“看!那是乾坤柱!”有人惊呼。抬头望去,一根圆柱形的石峰直插云天,顶端粗壮,中部略细,底部稳稳扎根在峡谷中,正是《阿凡达》里“哈利路亚山”的原型,只是少了电影里的云雾缭绕,却更显挺拔巍峨。不远处的“小蛮腰”石峰与之相映成趣,中部纤细如少女的腰肢,顶端却顶着一簇翠绿,俏皮又灵动;“乌龟问天”则像一只巨大的石龟,脑袋微微抬起,仿佛在向苍天诉说着什么;还有“伟人峰”,轮廓酷似伟人的侧脸,眉眼清晰,气势宏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美中不足的是,当天天空太过晴朗,看不到张家界最负盛名的“云缠雾绕”之景。想起前一天在天门山遇见的云海与“天门吐雾”,心里难免有些小小的遗憾——若有云雾相伴,这些石峰定会像仙境中的琼楼玉宇,更添几分缥缈之感。可转念一想,能在晴朗的天气里看清每一座峰林的细节,也是另一种幸运。






沉醉在袁家界的奇景中,不知不觉已到下午。我们按照计划,先乘坐缆车下山,再换乘百龙天梯——这座高达326米的户外电梯,堪称“垂直奇迹”。随着电梯缓缓下降,窗外的峰林从“平视”渐渐变成“俯视”,最后变成“仰望”,视角的不断变化,让峰林的壮美更显立体。下了百龙天梯,便来到了金鞭溪——与峰林之上的开阔视野不同,这里是另一番清幽的天地。






金鞭溪蜿蜒曲折,溪水清澈见底,阳光透过茂密的林木,在溪面上洒下粼粼波光。溪水两旁,林木葱郁,古木参天,偶尔能看到几只猴子在树枝间跳跃,一点也不怕人。沿着溪边的步道前行,“金鞭崖” 赫然矗立在眼前,一座细长的石峰像一把金色的鞭子,直指天空,与溪水相映,故名“金鞭溪”;“神鹰护鞭”则像一只展翅的雄鹰,紧紧守护在金鞭崖旁,姿态威严。最让人惊喜的是“十里画廊”,沿着溪水漫步,两旁的峰林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一步一景,一景一画,从谷底仰望,石峰显得愈发高大巍峨,与从山顶俯瞰时的感受截然不同。







等我们走出山门时,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坐上返回市区的大巴,窗外的张家界渐渐被夜色笼罩,华灯初上的张家界市区灯火阑珊。回顾这一天,从清晨6点半到傍晚7点多,十几个小时的行程满满当当,腿脚早已酸痛,却丝毫感觉不到疲惫——天子山的雄奇、袁家界的奇幻、金鞭溪的清幽,还有贺龙公园的敬意、土家族的热情,都深深印在了脑海里。






同行的同学在车上感慨:“走了这么多地方,还是张家界最让人难忘!”我连连点头——是啊,张家界的美,不是单一的风景,而是雄、奇、险、秀、幽的交织,是自然奇观与人文情怀的融合。即便只有一天时间,即便留有“无雾”的小小遗憾,它依然成了此行最爱的风景。这份震撼与美好,会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珍藏在记忆深处。、







作者/杨宏毅

编辑/杨宏毅

审稿/张 进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