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家训文化润人心


家训文化润人心


◎/王恩伟

 

读小学的时候,让我记忆最深的事,就是爷爷教我写对联。写厨房对联的时候,爷爷教我写的对联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并对我说,这句话出自《朱柏庐治家格言》。年幼的我也不知道《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什么,但自从我用细嫩的小手在折叠好的红纸上写下这句话的时候,这句话就刻进了我的记忆深处,伴随着我的成长,滋润着我的心灵。

       到宾居镇工作后,为了把宾居村申报为“中国传统村落”,我们对宾居老街的老建筑进行了细致的排查。排查中,我们发现了小雕巷朱家大院里有一间家训坊,上面悬挂着清朝贡生朱嘉言手书,并刊刻在木板上的《朱柏庐治家格言》。为了传统家训文化,我们用保护传统村落的项目资金,对家训坊进行了修缮,并把朱家大院命名为“宾居镇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在宾居社区搬迁点象鼻新村建起了家训广场,促进家训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从爷爷教我写对联起,我就对书法和《朱柏庐治家格言》产生了浓厚兴趣。近几年,我从网络上收集了大量书写《朱柏庐治家格言》的书法作品,加深对《朱柏庐治家格言》的学习,同时也不断磨练自己的书法技能。截止目前,已经临摹书法家书写《朱柏庐治家格言》的书法作品20多篇。这些作品,有写在纸上的,有写有瓷板上的,有刻在石碑上的,有刻在木板上的。其中,记忆最深的是宾居小雕巷朱嘉言和安庆铁砚山房邓石如书写并刊刻在木板上的《朱柏庐治家格言》。

       宾居小雕巷朱家大院朱嘉言书写的《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传承于平民之家的家训文化。通过对宾居街朱家后人的深入的走访和了解,宾居朱家没有出过大官,也没有出过文化大家和大富豪。但是,他们却在家训文化的教育滋润下,勤奋读书,诚信经商,踏实务农,整个朱家的子孙后代,没有违法犯罪的,没有吸毒的,他们知足常乐,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过着安居乐业的平常生活。

       安庆铁砚山房邓石如书写的《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传承于文化大家的家训文化。邓石如出身平寒,“磨穿铁砚”的刻苦,让他成为“国朝第一”的书法大家。他不姓“朱”,却把《朱柏庐治家格言》视为传家珍宝。在铁砚山房《朱柏庐治家格言》的教育下,邓氏后人人才辈出,有书法家邓传密,教育家邓艺孙,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邓以蛰,两弹元勋邓稼先,西华大学教授邓志平等等。




作者/王恩伟

编辑/杨宏毅

责编/杨宏毅

审稿/张 进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