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严把“五关”高质量完成乡镇党委换届

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宾川县始终坚持高站位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严把组织、程序、用人、质量、纪律“五关”,确保换届工作领导有力、推进有序、规范有章、监督有纪。截至4月10日,全县10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选举产生党委委员90名、纪委委员70名、出席中共宾川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221名。

严把组织关,统筹协调更加有力

县委常委会先后3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制定《宾川县县、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会议,推动换届工作有序开展。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一对一”包保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加强换届选举工作的督查、指导。

严把程序关,换届工作更加规范

       制定“一手册、一流程图、一日历”,即:《宾川县乡镇党委换届选举流程指导手册》、换届工作流程图和换届日历,对换届工作中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所需材料作了详细明确规范,将换届选举工作进度明确到天,责任细化到人。先后组织召开2次专题业务培训会议,对参与换届的200余人进行全覆盖业务培训,使每名成员都成为换届工作的明白人,能够精准把握换届时间节点,确保整个换届工作标准高、要求严、措施实。


严把用人关,班子配备更加合理

       坚持优秀干部从基层来、年轻干部到基层去的用人导向和关心基层、重视基层的工作导向。全县10个乡镇党委换届结束后,党政领导班子中,35岁以下干部达36名,占32.7%;30岁以下干部达10名,每个乡镇有1名30岁以下年轻干部;35岁以下的乡镇党政正职达4名,占乡镇党政正职总数的20%;共有本地干部20名,平均每个乡镇均有2名本地干部;女干部27名,少数民族干部35名,具有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有106名,做到了既用好“老黄牛”,也选配“小马驹”,形成近期有人用,远期有人接的合理梯次结构。

严把代表质量关,代表构成更加广泛

下发《中共宾川县委办公室关于中国共产党宾川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确定宾川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名额285名,各级领导干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妇女代表、少数民族代表、解放军、武警部队代表等各项指导性比例均达到或超出省州规定的比例要求,产生的代表都是各级各部门中能密切联系群众,有威信、有贡献、有议事能力的党员优秀代表。

严把纪律关,换届风气更加严明

建立“八必谈”谈心谈话和承诺制度,县委书记与与县处级领导干部、乡镇党政正职,涉及职务岗位调整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重点岗位干部进行了换届纪律专题谈心谈话,县处级领导干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组工干部、“五方面人员”250余人签订了《换届纪律承诺书》。坚持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全县各级党组织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开展换届纪律学习教育100余场次,制发《致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严肃换届纪律、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的公开信》,发放“十严禁”换届纪律提醒卡1000余份,打好“预防针”,筑牢“防火墙”,引导党员干部引以为戒、不越“雷池”,筑牢换届纪律思想防线。


提供/宾川县换届办

编辑/王静红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刘   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