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之问”宾川答卷大讨论征文】五强五好 护航发展——关于乡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五强五好  护航发展

       ——关于乡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王恩伟

乡村民主法治建设是乡村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经过长期调研和在拉乌乡箐门口担任第一书记,亲自参与和总结箐门口村民主法治建设。我认为,乡村民主法治建设,要以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为抓手,不断强化基层党建,抓实法治乡村建设,努力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实现“五强五好”目标,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行稳致远。

一、基层党建强,村级组织好

一是村级班子强有力。箐门口村党总支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最基础的党务工作抓起,利用村组换届机会,把政治最硬,能力最强,群众最信的干部选进村级领导班子,村党总支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实现交叉任职。村党总支班子要团结、工作要规范,领导作用要发挥明显,要全面领导村内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并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保证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是规范运行尽职责。在乡镇党委、政府、纪委的监督指导和村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村民委员会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要健全、运行要规范,要认真履职尽责。

三是从严治理无黑恶。村党总支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风廉政建设要扎实有效,村级组织成员不能有违法违纪现象,村内不能出现重大刑事案件,不能有“村霸”和涉黑涉恶问题。

二、基层民主强,群众基础好

一是村级换届重民权要按时依法依规进行了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换届选举,程序要规范、选风要良好,各类代表人数要符合法定要求,选举结果要符合规定。

二是恳谈听证重民意。要通过民主恳谈、民主听证等村民说事、议事的方式,对村工程项目等重大民生问题开展民主协商,协商过程要有记录、协商结果要充分运用,争取群众认可支持。

三是重大决策重民主。村党总支要不断完善“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村民自治的规章制度,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要实行“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要规范,表决、会议等记录要完整。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要健全,要做到村民代表会议每季度至少一次,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方可召开,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方为通过。

四是章程民约进民家。村党总支要及时依法制定和修改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程序要完整,内容要合法,要符合村组的实际,执行要规范。同时把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宣传给农户,要实现入户率全覆盖。

五是三务公开受民督。要健全和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内要设有“三务”公开栏。村务、财务事项每季度公布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及时公布。

六是权力清单让民白。要制定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建立事项流程图。权力清单、规章制度、运行程序、运行过程、运行结果要全程公开,认群众明白,给干部清白。

七是工作作风让民评。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持,每年要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对村民委员会成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民主评议,通过评议,找准村干部工作中的不足,特别是作风方面的问题,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整改,通过不断改进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村民对村委会工作的满意度。

三、基层法治强,村民意识好

一是民族语言讲法治。基层干部工作,语言认同很重要。民族村庄群众最爱听的就是民族话。为了让群众接受,村组干部要认真练习,用民族语言和群众交流,用民族语言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大力宣传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广泛宣传土地承包、婚姻家庭、赡养继承、生态保护、道路交通安全、劳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民间纠纷调解、扫黑除恶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是民族干部带法治。村党总支委员、党员、村民代表等民族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的法治培训。同时,民族干部要主动担当,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当好示范,要号召村民向民族干部看齐,向民族干部学习。并且要把法治大讲堂搬到了田间地头,每个民族干部都是宣讲员,只要有机会,从总支书记,到普通党员,都要通俗易懂地向村民讲解法治知识,不讲官腔,不讲套话,讲党员群众爱听的大白话、大实话,举群众身边的例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潜移默化中让群众受到教育。

三是民族载体传法治。要开展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法治景区等阵地建设,广泛开展以案普法、以案释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形成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四是民族调解化纠纷。要建起功能完备、设施健全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人民调解室,配备村法律顾问和专职人民调解员,并培育一批民族“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协助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完善,“雪亮工程”及相关技防设施要齐全,村委会和农户要安装智能化的视频监控系统。要成立义务护村队,努力实现无村霸、无黑恶势力、无黄赌毒、无邪教活动、无以拐卖的外籍妇女为妻、无非法收养儿童,社会治安良好。

五是民族文化兴法德。要坚持法德并举,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乡贤,要让传统优秀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客事简办,推进殡葬改革,改变生活习惯。

四、发展动力强,社会和谐好。

一是经济发展强有力。国家各项惠农利民政策要全面落实,要依托乡村自然资源、人文禀赋、乡土风情及产业特色,理清发展思路,走实“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道路,建设绿色种养生产基地,生产质量安全的合格产品,同时要抓好劳动力转移,增加村民收入。

二是社会事业齐进步。各项基层设施要逐步改善,村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要健康发展,公共卫生、合作医疗制度要完善,要动员村民参加养老保险和新农合,群众性文体活动要不断增多,村民关系要平等和谐,让群众安居乐业,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三是人居环境大提升。自然环境保护制度要完善、村规民约要健全,要有护林及生态环境保护队伍,环境保护措施要有力,护林防火等生态保护的设施要覆盖全村。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行政村公厕建设要全面完成,村民小组公厕要逐步推开,引导农户用清洁能源,发动农户建设卫生厕所。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要完善可行,垃圾要定时定点及时清运处理。村庄规划要科学合理,传统民居要特色鲜明,传统村落要保存完好。

五、基础保障强,创建氛围好。

在民主法治建设中,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要高度重视,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认真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并将民主法治建设纳入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加强经费保障,年初安排部署,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落实专人负责,保障必要投入,司法、民政等部门要认真履行主管部门职责,经常深入乡村指导帮助工作,组织、宣传、政法、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协同抓好民主法治,努力形成上级关心支持,部门协调联动,村级狠抓落实,全体村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作者/宾川县工商联 王恩伟

编辑/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