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鸡足山看日落
•·薛海玲·•
自从来到宾川县自和村支教后,我喜欢天天去田野散步。傍晚五彩云霞浸染了天空,我总能遥望到鸡足山,它比其他山脉更加高耸,尖尖的山顶,能隐隐约约地看到山顶上的白塔。总是有祥云围绕着它,给人一种神秘伟岸的感觉。
我想总有一天我要登上山顶,俯视环野,那种感觉将是多么震撼人心。
眼看就要11月底了,由于种种事情,登山计划一再搁浅。最后我还是等到周末,一个人独行了。
坐车到了鸡足山大门,沿着霞客古道开始了我的徒步。走在铺满残叶的土路上,脚底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高大的松木遮天蔽日。这可是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进入鸡足山踏过的羊肠小路,路上的每一块石子,每一片土地,也许都残留着徐老的印记,心中陡然升起几分敬畏之心。
越往上攀登台阶越高,气候也凉了几分。随着海拔的攀升,越发疲惫不堪,气喘吁吁。周围人烟稀少,只听到松涛阵阵,鸟声啾啾,小松鼠上窜下跳,瞬间桃之夭夭。
我走走停停,望着林间点点的红叶黄叶,被风吹掉飞舞,尽管我孤身一人,但却并不寂寥,因为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气息包围着我,给我的生命注入野性的活力。
徒步一个半小时后,乘缆车完成下一段的路,体验大鸟凌空飞舞的感觉,脚下是茫茫原始森林,如绿海翻腾。不到十分钟下缆车,我又折回去了华首门 ,突遇一个走路轻盈,背手下台阶的年轻和尚,身穿深蓝色袈裟,不一会就消失在我是视野中。到了华首门,又遇到那个和尚,面对释迦牟尼的弟子迦叶入定的山门,他磕头朝拜,在哪烈日下数不清磕了多少头,他的虔诚执着令我感动。
出华首门原路返回,继续攀登,这时候的海拔已经是三千多了。上台阶时我几乎是上气不接下气,双腿如灌铅般沉重,每走几步就要休息一会,头晕恶心,真感到年龄不饶人了。
下午的3:30,我终于登上了鸡足山顶峰。在走完最后一层台阶时,眼前豁然开朗,进入一个50多平米的观景平台。下面是悬崖万仞,绝顶上的禅寺宛若浮在蓝天白云中的楼阁。只见群山连绵,起伏如海浪,层层叠叠,没有边界。由于是晴天,远处的景致一览无遗。向西望去可以看见一条玉带,是洱海。还有与它相依相伴的一堵墙一般的苍山。我又继续往金顶寺后面走,向着北方眺望,据说可以看到玉龙雪山,我努力地寻找着,一个个山峰略过我的眼睛,突然间,我惊叫了起来: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山峰,雪白突兀,力压群山,峥嵘如鬼工,卓尔不凡,鹤立鸡群,那必然是玉龙雪山!我感到自己特别幸运,只有特别晴朗的天气,才可以看到玉龙雪山。
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慢慢倾斜,太阳收敛了它的光芒,开始往群山里下沉了。我站在大雄宝殿跟前,看到一缕阳光穿透寺庙的木窗,斜照在释迦牟尼的佛像上,金光闪闪。殿堂里诵经声绕堂回音,洗涤着信徒们的心灵。
夕阳的余晖轻轻地弥漫过来,白塔半红半白,巍峨屹立。素净之中又增添了几分壮美秀丽,让人肃然起敬。
金顶寺更是被染成金黄,寺庙的翘檐,如金孔雀的翅膀,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每一秒每一刻,寺院里的景色都在变幻着,夕阳的颜色愈加浓烈,每一个游客都聚集在护栏前,向着西方眺望。寒风凛冽气温下降得很快,吹得头皮发麻,但我仍旧目不转睛地看着,生怕错过大自然极美的时刻。
渐渐的天空开始五彩缤纷,上空是湛蓝色,中间是酱紫色,然后是橘色、绯红。太阳好像很不情愿地慢慢躲进山里了,光芒也跟着消失。这时的天空残留着血红的云朵,然后又涂抹成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彩云,最后完全变成灰色,黑夜来临了。
当我住在山上的房间里,窗口微明,我拉开窗帘,看到深邃的天空上,挂满了星斗,非常大而且明亮,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这里不愧是佛教圣地,周围都是那么宁静,让自己那颗浮躁的心,也沉淀下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鸡足山那落日的美景映照在我的内心,也伴着我度过漫长的的黑夜。
作者/薛海玲
编辑配图/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