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巩固国家卫生县,新标准请您再了解


国家卫生县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块“金字招牌”,是体现一个县城综合管理水平和卫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经过全县人民共同参与、不懈努力,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全面,居民素养水平大幅提升,2020年7月我县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巩固国家卫生县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荣誉的取得来之不易,珍惜保持荣誉更是责无旁贷,仍需久久为功。为此,特以图文形式解读国家卫生县标准要点,以供参考。
本期关键词:病媒生物防制
标准要点
一、线上评估指标
(一)建成区鼠、蚊、蝇、蟑密度达到C级。
(二)防蝇防鼠设施合格率≥95%。
二、现场检查指标
(一)开展病媒控制评估,每年统一防制活动不少于两次。
1.定期开展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情况调查,掌握辖区内社区、单位、公园、农贸市场、建筑工地、餐饮店、食品店、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垃圾中转站、机场、车站等重点场所病媒生物的密度和防蝇防鼠设施建设情况。
2.开展密度控制水平评估,频次≥1次/年。
3.每年统一防制活动不少于两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
危害严重的病媒生物种类,应开展专项防制活动。
(二)有居民虫情报告和防制咨询渠道,及时反馈群众意见。
(三)开展蚊蝇孳生地调查,并建立台账。
(四)定期开展重点行业及重点场所病媒生物侵害调查。
(五)开展蚊、蝇、鼠、蟑螂等密度监测和抗药性检测。
(六)灭鼠毒饵站布放合理,用药规范,方法科学。
1.灭鼠毒饵站布放合理
布放场所:单位院内、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车站、农贸市场、公共绿地等重点场所,应布放灭鼠毒饵站;
布放位置:毒饵站应沿墙边、隐蔽处或相对隐蔽处摆放,不应布放在局部低洼处;
毒饵站要求:长度≥30cm, 有警示标识,无鼠药外溢。
注意:
• 非灭鼠期间,城市、区、街道、社区,毒饵站内可以没有鼠药
• 毒饵站内有无鼠药,不作为考核内容
• 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物流货场等交通场所,平时可以进行预防性投药
2.用药规范
用药的方法和剂量应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所,选用合适的剂型;未使用国家禁用、无证和私自混配的杀虫剂或杀鼠剂;无过度用药现象。
3.防制方法科学
每年有科学合理的防制计划和实施方案,有总结;日常防制与专项控制相结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危害严重的病媒生物种类,应组织专项防制活动。

(七)小型积水、大中型水体等蚊虫孳生地治理
1.河流、湖泊、沟渠、池塘、景观积水等大中型水体应采取疏通、清理岸边杂草、养鱼、换水等措施,必要时可投放环境友好的杀虫剂,大中型水体治理到位,蚊幼虫孳生控制较好。
2.各种瓶瓶罐罐、竹筒、轮胎、泡沫箱、雨水道口、水池、地下车库截水沟以及坑洼积水等小型积水,治理、清理较好,阳性积水少见。
(八)生活垃圾、垃圾容器等蝇类孳生地治理
1.垃圾中转站、垃圾桶、果皮箱、农贸市场生鲜摊点及其附近污水道等管理到位,垃圾及时清运,定期对垃圾容器底部的陈旧性垃圾彻底清理,无蝇类孳生。
2.楼栋垃圾通道封闭,避免蝇鼠蟑繁殖、取食;厕所、垃圾运输车辆等管理良好,无蝇类孳生。
3.社区、城中村、公共绿地等外环境散在的生活垃圾、宠物粪便等清理及时,无蝇类孳生。


(九)食品相关行业和场所防蝇设施
单位食堂、宾馆饭店、餐饮店、食品店、食品加工场所以及商场、超市、早夜市、农贸市场的食品摊位等,应建立完善的防蝇设施,防蝇设施合格率≥95%。
1.餐饮店、食品店、单位食堂门入口要安装防蝇帘(风幕机、纱门),防蝇帘离地不超过2cm;或使用旋转门、自动闭合门等。
2.后厨排风扇或通风口应有金属网罩,网纱密度≥8目(同时防其他飞虫)。
3.商场、超市、早夜市、农贸市场等销售散装直接入口食品的摊位,应使用防蝇防尘柜或使用冷藏柜,直接入口食品不得暴露销售。



(十)重点行业和单位防鼠设施
餐饮店、食品店、单位食堂、宾馆饭店厨房、食品库房、粮库、食品加工场所、通讯机房、重要档案馆等应建立完善的防鼠设施,避免鼠类从外环境进入室内。防鼠设施合格率≥95%。
1.门窗缝隙≤6mm,木门和门框的下端使用金属包被,高≥300mm。食品、粮食库房门口有挡鼠板,高≥600mm。门、窗无玻璃破损。
2.箅子和地漏:厨房操作间下水道出水口有金属竖箅子,或排水沟有横箅子,箅子缝隙<10mm,且无缺损,地漏加盖。
3.管线孔洞:堵塞通向外环境的管线孔洞,没有堵死的孔洞,其缝隙≤6mm。
4.排风扇:有金属防蝇防鼠网罩。


(十一)鼠、蚊、蝇、蟑螂密度控制情况
1.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两侧、居民区、城乡结合部、绿地、公厕周边、垃圾中转站周边、单位院内、开放式农贸
市场、食品加工厂、饲料厂等外环境,鼠和鼠迹(鼠尸、鼠洞、鼠粪)少,鼠密度控制良好。
2.餐饮店、食品店、宾馆饭店、食堂、食品库房、食品加工场所以及农贸市场等,鼠和鼠迹少,鼠密度控制良好。
3.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冷荤间、糕点店、熟食店等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无蝇;农贸市场、商场超市、早夜市等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专间和摊点无蝇。
4.餐饮、食堂以及农贸市场、商场超市、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食品销售区、餐饮区等重点场所,绝大多数(>90%)场所无蝇,有蝇房间平均蝇类数量≤3只。
5.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两侧、住宅小区、单位院内、城乡结合部、公园、公共绿地、建拆工地、农贸市场(开放式)、早夜市、废品收购站、垃圾中转站、公厕等个别场所或区域有蝇,且数量较少。
6.社区、单位院内、公园、工地、公共绿地、汽修厂、轮胎集放地,以及其他公共外环境,成蚊密度控制较好。
7.检查人员在检查期间被叮咬次数
8.餐饮店、食堂、食品店、食品加工场所、居民家庭,以及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机场、车站的食品和餐饮区等重点场所,蟑螂得到有效控制。蟑螂密度低,蟑尸、卵荚等蟑迹清理彻底。
图文/宾川县爱卫专项办
编辑/王静红
责编/王静红
审核/杨宏毅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