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行宾川:(21) 徐霞客专访传衣寺

【原文】又南一里,则龙砂外支,又自东岭分突而西,与西支传衣之峰对,亦夹持于悉檀之前,其势甚雄。

【原文】其前有三岐:从左渡涧,趋大觉、寂光;从右渡涧,趋传衣,下接待;从后直上,则分渡右涧,或由慧林而上圣峰,或陟西支而抵华严焉......平行三里,乃东转随坡下,一里,则传衣寺东向倚山之半。其北先有止止庵,嘿庵真语所建,传衣大机禅师之友也。又南为净云,彻空真炳所建。又南有弥陀、圆通、八角三庵,皆连附于传衣寺者......其南即为传衣寺,寺基开爽,规模宏拓,前有大坊,题曰“竹林清隐”,乃直指毛堪苏州毛具茨也。所命,颇不称。上又一直指大标所题古松诗,止署曰“白岳”。古松当坊前,本大三围,乃龙鳞,非五鬣也。山间巨松皆五鬣,耸干参天,而老龙鳞颇无大者,遂以纠拿见奇。干丈五以上,辄四面横枝而出,枝大侔于干,其端又倒垂斜攫,尾大不掉,干几分裂。今筑台拥干,高六七尺,又植木支其横枝,仅免于裂,亦幸矣。由梯登台,四面横枝倒悬于外,或自中跃起,或自巅垂飏,其纷纠翔舞之态,不一而足,与天台翥凤,其一类耶!坊联曰:“花为传心开锦绣,松知护法作虬龙。”为王元翰聚洲笔。门联曰:“峰影遥看云盖结,松涛静听海潮生。”为罗汝芳近溪笔。差可人意......寺昔为圆信庵,嘉靖间,李中谿元阳为大机禅师宏创成寺,其徒印光、孙法界,戒律一如大机。万历辛丑元日毁于火,法界复鼎建之,视昔有加......乃东北下峡中,一里,有垣围一区,濬山为池,畜金鱼于中,结茅龛于上者,亦传衣之裔僧也......峡西有草庐菜畦,则犹传衣之蔬圃也。 

——《徐霞客游记校注》1034—1037页

  传衣寺片区遗址

徐霞客专访传衣寺

徐霞客第一次考察鸡足山,就专门前往传衣寺考察,对山形水势、庙宇建筑、自然生态等作了精彩的记述,为后人研究传衣寺及片区规模和建筑特色留下了宝贵的文笔。


  远眺大士阁

据《徐霞客游记》记载,明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初八日饭后,徐霞客与弘辨、萃野等四位长老约定去本无塔院祭奠扫墓,沿途两次记录了传衣寺与各山形水系的关系:“又南一里,则龙砂外支,又自东岭分突而西,与西支传衣之峰对,亦夹持于悉檀之前,其势甚雄......东支由九重崖东南环为此岭,若臂之内抱,先分一层为内砂,与中支大士阁对,又纡此层为外砂,与西支传衣后峰对。其势自东而西突,其度脊少坳如马鞍,故昔以马鞍岭名之。”

正月初九日早饭后,徐霞客开始正式考察传衣寺及所在片区:“晨餐后,余即携杖西行。三里,过息阴轩。轩在中支之脊,大觉寺之前案也,为本无师静摄处。”徐霞客记述了息阴轩匾额为左副都御史冯元成(时可)所题写的。(筇竹轩,又名息阴轩,因为本无在筇竹寺出家为僧。)轩前有三条岔路:从左边渡过沟涧,到大觉寺、寂光寺;从右边渡过沟涧,到传衣寺,下到接待寺(九莲寺旁);从后面直上,则渡过另一道右边的沟涧,或者经过慧林庵然后上圣峰寺,或者登西支然后到华严寺:“额为佥宪冯元成时可所书。筇竹轩,亦曰息阴,以本无从筇竹披剃也。其前有三岐:从左渡涧,趋大觉、寂光;从右渡涧,趋传衣,下接待;从后直上,则分渡右涧,或由慧林而上圣峰,或陟西支而抵华严焉。”

传衣寺遗址

徐霞客先走半里往右渡过沟涧,然后转东上南岭,半里,绕到南岭东崖之上,就是瀑布西边的山峰:“于是循之南行,东瞩中支之大士阁在其下,东支之塔盘岭对其上。平行三里,乃东转随坡下,一里,则传衣寺东向倚山之半。” 寺的北面早先有止止庵,嘿庵真语所建,他是传衣寺大机禅师的朋友。南面为净云庵,彻空真炳所建。再南有弥陀、圆通、八角三庵,都和传衣寺相关联:“而八角名之最著,以昔有八角亭,今改创矣。八角开创于嘉靖间,为吉空上人所建。”八角庵的南面就是徐霞客考察的重点传衣寺,这里:“寺基开爽,规模宏拓,前有大坊,题曰‘竹林清隐’,乃直指毛堪苏州毛具茨也。所命,颇不称。上又一直指大标所题古松诗,止署曰‘白岳’。”

高奣映《鸡足山志》中收录的传衣古松画

徐霞客对传衣寺门前的古松十分感兴趣,认真观察,并作了精彩的描述:“古松当坊前,本大三围,乃龙鳞,非五鬣也。山间巨松皆五鬣,耸干参天,而老龙鳞颇无大者,遂以纠拿见奇。干丈五以上,辄四面横枝而出,枝大侔于干,其端又倒垂斜攫,尾大不掉,干几分裂。今筑台拥干,高六七尺,又植木支其横枝,仅免于裂,亦幸矣。”徐霞客还专门为古松题诗《传衣古松》:“碧树千寻云影重,凌风老干独蒙茸。直将秦帝登封物,常作僧伽护法龙。鳞甲半天猿臂舞,幢幡千队凤毛缝。餐冰饱雪千年炼,还共拈花一笑供。”

徐霞客沿梯登上台,古松四周的横枝倒悬于外,有的从中跃起,有的从顶上下垂飞扬:“其纷纠翔舞之态,不一而足,与天台翥凤,其一类耶!”他记录了坊上的对联是:“花为传心开锦绣,松知护法作虬龙。”是王元翰聚洲的手笔。大门门联为:“峰影遥看云盖结,松涛静听海潮生。”是罗汝芳近溪的手笔。徐霞客对罗汝芳的门联“涛”“潮”二字连用,认为有重复累赘的毛病:“何不以‘声’字易‘涛’字乎?”

徐霞客在游记中记述:传衣寺从前名圆信庵,嘉靖年间,李中谿元阳为大机禅师扩建成寺,其徒弟印光、再传弟子法界,遵守戒律精细严格,和大机禅师一样:“寺昔为圆信庵,嘉靖间,李中谿元阳为大机禅师宏创成寺,其徒印光、孙法界,戒律一如大机。”万历辛丑年元旦,寺毁于火灾:“万历辛丑元日毁于火,法界复鼎建之,视昔有加。”之前,徐霞客拜访止止庵,一位生病的僧人留他吃饭,坐了很久,看见他正在淘米,于是离去,到静云庵僧人觉心那里吃饭。这次他又进寺中参观,进入寺西的藏经阁:“阁前山茶树小而花甚盛,为折两枝而出。乃东北下峡中,一里,有垣围一区,濬山为池,畜金鱼于中,结茅龛于上者,亦传衣之裔僧也。”

徐霞客观云察水:“云影山光,以一泓印之,不觉潭影空心。”随后,徐霞客往东北下半里,到达峡底,是玉龙瀑布的下游,距离瀑布已经转了一道弯:“昔从瀑上瞰,不见其底,今从峡底涉,亦不见其瀑。峡西有草庐菜畦,则犹传衣之蔬圃也。峡中水至是如引丝,反不如悬瀑之势巨矣。”(——《徐霞客游记校注》1034—1037页)。徐霞客渡过沟涧,就往东上坡,一里走到大路上,当晚徐霞客宿于大士阁。 

传衣寺

1991版、2012版《鸡足山志》记载:传衣寺在凤凰山下,背靠万松岗。明弘治年间(1488-1505),僧性玄创圆信庵,嘉靖(1522-1565)初年李元阳护法建传衣寺。禅宗以金襕衣为法衣或传衣,师徒继承皆以衣钵相传。佛教传说,鸡足山为迦叶尊者守衣入定以待弥勒处,故以此名寺。隆庆年间(1567-1572)火灾,万历丙午(1606),僧寂观重修。清康熙己酉(1669),僧心怡、源泉重修。1952年、1963年人民政府两次拨款修理,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

传衣寺进大门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为单檐歇山式,大殿内供释迦佛,殿前有雨花台,置方形乌铜大香炉一尊,殿右锦云楼贮藏经。楼前有古茶花一株,花开时,枝头千朵,堆积如锦绣。四周遍植各色杜鹃,灿烂盈庭,楼因此得名。两厢禅堂、客堂。寺门外有大石坊,古松正当坊前,老干曲蟠,横枝四出,重叠交接,参差披拂,倒垂斜插,纠纷飞舞,形态奇丽。石坊上有明代王元翰书的对联:花为传心开锦绣;松知护法作虬龙。

1995版鸡足山佛教协会翻印《鸡足山志》收录了左副都御史冯元成〔时可〕撰写的《鸡足山记》,其中对传衣寺作了精彩的描述:“乔木干霄,在云雾中,益见雄俊,数折而下,皆行山腰,俯临大壑,对面诸峰,青翠相接,绵云片片,若可挹取,屡折而屡见,己历般惹庵雷音寺、净云庵,而至传衣,此寺初名圆信庵。右有精舍,位置亦雅、杂植异卉,出门阅古松、其枝天娇偃蹇,甲鬣开奋,若怒虬相攫。”著名僧人大错和尚把传衣古松尊称为“老友”,并撰写留下名篇《鸡足山四友记》:“又传衣寺,前有古松焉。吾老友也。松身大三十围,高十余丈,斜出三棵,飞霄蔽日,虬出万状,岁寒之盟,非此老友,其能后凋也哉。” 在范承勋《鸡足山志》中,收录了阮尚《传衣寺记》 ,对传衣寺建筑等作了详尽记录:“计正殿三楹,高七仞,斗拱错陈,上凌碧汉,中殿五楹,高三仞,栋宇巍峨,成以良材,左作大方丈,右作大禅堂,各三楹,俱与殿称,左后为香积,为寝室,为经楼,前为寺门,为宝坊,不一而足,殆一时之鸿构乎,殿塑三如来,皆铢衣璎珞之像,中则余与慎吾庄严之,左右则洱城世官杨如惯,龙关八十老人苏得贤所发心也。” 

高奣映《鸡足山志》收录的《传衣松》一文,更是从十大方面描述传衣古松:“盖松异夫他松者,有十根细树,大逾数围,望之若太湖之石然,一也;上枝横生,宽荫十余丈,二也;横生之枝,其大与本等,三也;其子应月而落,芳香四射,四也;松叶均之五茎,五也;干枝皆直而不曲,不害其为古雅,六也;惟鹤则栖,他鸟望之却顾,七也;居其下,无风而融合,八也;筛日月流阴,玩之若画图,九也;龙鳞紫绣,终无苔藓暨莺萝之所攀附,十也。”只可惜古寺古树已毁,只能从这些记述中感受宏丽美景。

八角庵

八角庵又名昙花庵,在传衣寺左侧。八角亭开创于嘉靖(1522-1566)年间,是吉空上人所建。隆庆年间(1567-1572)遭火灾,万历年间(1573-1619)真悟向阮尚宾募化重建。康熙十六年(1677),寂洪重修。有单檐歇山式大殿3间,旁为禅堂、客堂,庵门外有菜园、苹果园。1952年、1963年人民政府两次拨款修理,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

雷音寺

雷音寺在净云庵左。万历年间(1573-1619),嘿庵先建止止庵在般若庵下,后李元阳、杨如贾捐资迁建于此,改名雷音寺。崇祯年间(1628-1644),海法重修。寺院小巧清幽,内有听竹轩,四周竹林茂密。1952年、1963年人民政府两次拨款修理,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

雷音寺遗址




图文/ 杨宏毅    

资料来自《霞客游踪》《游在宾川》,部分图片为视频截图,向作者致谢!

编辑/ 杨宏毅

责编/ 李 丹

审稿/ 安建雄

终审/ 杨凤云  吴洪彪

协办:宾川县徐霞客研究会

鸡足山旅游投资公司营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