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副刊】非遗展示:土榨核桃油

      非遗展示

               土榨核桃油

   

随着现代制油业的发展,民间土法熬制核桃油的传统手艺已经越来越少,但家住平川镇梅子树村的熊家友一家人,还是靠着自身薄弱的力量坚守并传承着这项民族性的手艺。

   

这天中午,我们刚到平川镇梅子树村,就遇见身穿羊皮褂,肩挎竹背篓准备熬制核桃油的熊家友和他的叔叔,到山箐里捡铁核桃。

回到家,把捡拾好的铁核桃倒进口袋后,熊家友和他的妻子就坐在院子里用石锤将一个个铁核桃慢慢砸碎。他们一人放核桃,一人拎石锤,一锤三个,砸碎了的铁核桃连仁带壳掉落在事先铺垫好的口袋上,随后放进筛子里筛出细面,粗壳再放进石臼里舂细,舂出来再筛,反复几次,把筛出的细面放进大锅内炒。不停翻炒十多分钟后,再舀出放入石臼内继续舂。在木槌敲打石臼的声响里,油脂缓缓溢出表面。   

油脂溢出后,把细面放入大锅内慢慢熬煮。由于熬煮核桃油过程十分关键和讲究,因此,熊家友不得不把回家探亲、熬煮核桃油经验非常丰富的亲戚李正芳叫来掌勺。在熬的过程当中,水开了之后要不断的添加冷水,泡泡才能起得更多,起的这个泡泡就是油,如果全部是开水,那么出油率就比较低,所以煮开了还得添一些冷水,所有的油才可以煮出来。

   

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随着柴火的加热,核桃油慢慢与水分离,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将漂在水面的核桃油取出,再次入锅小火加温。要把这个泡泡全部煮干,煮干的时间就根据泡泡的多少,把水汽煮干,油就出来了。

     熬制核桃油并非轻巧活计,民间土法工序繁琐,出油率低,因此,土法熬制核桃油的传统手艺也渐渐没落。一百斤核桃根据核桃本身质量,可熬制出5—10公斤核桃油,以现在的人工工钱来算是划不来的。如果卖,买的人也少,基本上是自产自销。也许正是土法熬制核桃油的难能可贵,才使榨出的核桃油色泽清亮,味道清香,烹饪菜肴鲜香可口。   

     虽然,熬制好的核桃油综合经济效益低,但熊家友一家人还是打算将这项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因为传统的老手艺永远是一个无法割断的牵挂。


作者/茶开昀 李永松

编辑/杨宏毅

审稿/杨宏毅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