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镇“四个不摘”做实脱贫“后半篇文章”

金牛镇的6个贫困村、1154户4300名建档立卡户贫困人口于2019年底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后,金牛镇严格落实贫困村贫困人口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个不摘”措施,深入开展巩固提升行动,切实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全镇脱贫攻坚质量高、成色足。

强保障,落实政策措施

认真落实县级出台的教育、住房、饮水、医疗、产业、就业等30余份巩固提升政策文件,做到工作不落空、政策不断档。有效组织州县镇各级挂钩部门干部职工514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140人、全镇干部职工和村(社区)“两委”班子领导435人,全力以赴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坚”“百日提升”行动,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并对全镇1154户建档立卡户的帮扶责任人进行全覆盖评价考核,与个人绩效和干部使用挂钩。将1154户建档立卡户返贫风险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极易返贫户2户,容易返贫户18户,不易返贫户1134户,通过分级管理、分类施策,防止返贫。

抓产业,夯实增收基础

持续开展产业扶贫工作,2020年给525户困难群众发放贴息贷款资金2491万,全镇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贴息资金9730万元。共扶持贫困群众种植农作物,粮经作物1417.33亩;葡萄、柑桔等特色水果种植2105亩;特种种植1726.03亩。扶持发展养猪883头、牛330头、羊1796只、家禽1327只。

补短板,改善基础条件

持续开展补短板、强弱项,夯实基础设施保障工作。2015年以来全镇有390户卡户享受了农危改项目、143户卡户实施遮风避雨、大尖峰村委会罗官营箐集中安置点安置21户(全为建档立卡户)、圭山龙王庙安置点安置30户(建档立卡户3户、同步搬迁户27户)、大坪地易地扶贫搬迁76户卡户,1154户建档立卡户住房能遮风避雨,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全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因贫失学辍学;全镇建档立卡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符合条件的享受医疗救助;针对普查组提出的供水未达标问题,镇党委、政府通过组织实施人饮建设项目,为180户建档立卡安装了集中供水管网,实现了集中供水入户,对彩凤村委会39户、罗官村委会1户、金甸村委会3户,按照云南省关于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原则的相关指标要求,根据各农户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分散式的供水保障措施,安装了水管、抽水机、水箱等,1154户建档立卡户全部饮水安全有保障。

促攻坚,巩固脱贫质量

镇党委、政府多方争取资金先后组织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基础设施提升等138个项目,总投资25288.5万元。其中产业类项目19个,总投资3589万元;硬化道路类项目27个,总投资1158.39万元;人饮项目10个,总投资555.27万元;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遮风避雨、整村推进基础设施配套、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项目、村容村貌提升、太阳能发电等基础设施类项目30个,总投资3613.856万元;危房改造项目10个,总投资6515.34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3个8136.22万元(大坪地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集中安置点6049.22万元、大尖峰村委会罗官营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075万元、圭山村委会龙王庙易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点1012万元);公共服务项目5个,总投资424.92万元;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雨露计划等34个项目,总投资1236.5万元。涉及建档立卡任务的15个行政村均有服务能力达标的卫生室、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有图书室或文化站、通客车、通硬化路 、有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垃圾集中处理或清运。230个自然村全部通动力电、通信信号全覆盖、全部通宽带互联网、全部有广播电视信号覆盖。镇级层面有7个寄宿制学校、有服务能力达标的镇卫生院。


图文/沈洪斌  黄诚兴

编辑/徐晓霞

责编/王静红

终审/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