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答卷】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宾川尼萨村引发强烈反响!
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一大早,被命名为全国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宾川县金牛镇彩凤村委会尼萨村中,大理州"光荣脱贫户"李树军早早着上节日盛装与乡亲们收看特别节目《铭记!书写动人脱贫故事的平凡英雄》等待大会的开始。
上午10时30分,大会准时开始。李树军和乡亲们认真收看大会的盛况。对于现在的幸福生活,在李树军看来确实要归功于脱贫攻坚工作。
尼萨村群众李树军说:“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让人倍感振奋,我觉得这句话在我们尼萨村基本实现了,以前大家住在平川东升咪下小组,缺衣少吃,现在搬迁出来,不仅住上了楼房,还种上了桔果,过上了方便富裕幸福的生活。”
早在2017年,县公安局民警张树德作为脱贫攻坚突击队员就进入到平川镇东升村委会,并且挂钩李树军一家,对于李树军一家几年来的发展变化,张树德全都看在眼里。
脱贫攻坚突击队员张树德介绍:“从艰苦的东升搬出来,大家思想上、生活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为一名帮扶工作队员,这是我亲身经历,亲眼所见。”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虽然没有能够和楷模们,一起上台领奖,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脱贫攻坚工作中所有付出辛勤努力的工作者们的工作给予的充分肯定,也深深鼓舞了广大向张树德一样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工作队员们。
张树德还提到:"早上观看现场直播,听到习总书记对广大帮扶工作队员的肯定,心里觉得非常值得。几年的扶贫工作,得到总书记的肯定,真的非常振奋。”
金牛镇宣传委员张进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让人激动、心潮澎湃,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战场,金牛镇的尼萨村,作为全县唯一一个县级移民脱贫、扶贫搬迁点,通过大家持续努力,尼萨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
如今,尼萨村,是一个崭新的村子,是一个搬迁出来的村子。2018年以前,尼萨村的群众还分散生活在宾川县境内金沙江、鱼泡江沿岸的高寒山区,行路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吃水难曾是困扰当地群众的"五难"问题。在脱贫攻坚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宾川县坚持"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思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为少数民族群众解决"五难"问题。尼萨村,便是为解决偏远山区少数民族群众"五难"而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新村。2018年春节前,74户傈僳族群众和24户彝族群众搬进了尼萨村,开启了全新的幸福生活。
张进坦言:“尼萨在傈僳族语言中是幸福的意思,前面尼萨村还被评选为‘全国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肯定。现在,纵观尼萨村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和提升,通过帮扶人员的帮扶和村民自身的努力,大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离小康生活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据了解,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宾川充分整合中央和省州帮扶资源,深化沪滇扶贫协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举全县之力,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和贫困退出标准,累计投入脱贫攻坚资金52.1亿元,全面实施了基础设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产业扶贫和农村公共服务改善提升等项目工程,其中易地扶贫搬迁24个点920户、农村危房改造12898户,实现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贫困户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农村人饮安全全覆盖,全县累计脱贫退出10487户37374人。健康扶贫工作被国家卫健委、国务院扶贫办通报表扬。2018年宾川在全省率先实现脱贫摘帽出列,2019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2020年如期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图文/茶开昀 李永松 白乘仲 张进
编辑/欧阳王
责编/刘 灿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刘 灿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