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职中李军:助学筑梦 初心不改
没有行政命令,没有领导安排,没有下乡补贴,从2006年以来,他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爬山涉水、翻山越岭自费走访帮助了1200多名贫困学子,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普通教师的初心,奉献着一名普通志愿者的爱心。他就是今年被评为大理州第五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的——李军。
今年47岁的李军是宾川县职业高级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大理州爱心助学站志愿者。大理州爱心助学站简称“爱心小站”,是经大理州民政局批准注册的民间公益性组织,主要以捐资助学为主。“爱心小站”从2000年成立至今,一共帮助了5000多名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足迹遍及大理每一个县的贫困山区。2006年,李军加入了“爱心小站”,并申请成立了宾川助学点。
“爱心小站”宾川助学点成立后,李军等志愿者先从宾川职中的贫困学生入手,并把捐资助学范围逐渐扩大到力角、大营、乔甸等乡镇的中小学,甚至扩展到了永胜县的片角、六德等乡镇。宾川助学点成立以来,由他亲自走访或帮助过的困难学生达1200多名,15年来,宾川助学点累计发放资助款数额达150多万元。受资助学生中,有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一直得到帮助,直到高中,甚至大学。他们在“爱心小站”宾川助学点的帮助下,大都顺利完成了学业,有的还考入了全国知名大学。
李军说,很多学生都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这是我很欣慰的。还有几个学生加入了他们的志愿者再帮助其他的学生。
受资助学生贺红波表示:“我十分感谢他们,让我顺利完成了小学和初中学业,直到现在的高中。现在要毕业了,我也在努力,希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也希望像他们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2006年以来,李军多次到鹤庆,云龙,巍山,永平,宾川等县的贫困山区,调查了解受助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为孩子们发放资助款、运送捐赠物资、筹建爱心图书室……志愿者们像一根根纽带把大山里需要帮助的孩子与社会爱心人士们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为他们搭建起了一座座爱心助学桥梁。然而,多年来的爱心助学路并不好走,一路走来,李军和其他志愿者们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和惊心动魄,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与艰辛。
李军回忆,2007年的时候,去永平龙街乡参加走访,在山路上骑摩托车,差点就掉到悬崖下,当时吓出了一身冷汗。另外一次是去巍山的漾江小学送一些捐赠物资,因为当时条件艰苦,租了一辆面包车过去,面包车的车况也不是很好,那天又下雨,在山间行驶时轮子打滑就往悬崖边滑去,好在有惊无险最终把车控制住没有掉下悬崖。
助学路途遭遇艰险不足为奇,深更半夜仍在大山里跋涉更是家常便饭,但多年来,身为人师和志愿者的李军从来没有后悔过。“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自身的体会。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受“爱心小站”宾川助学点资助的钟英乡李何芸于2012年以理科512分的优异成绩被云南大学录取;平川镇的李弘蕊考入西南林业大学;力角镇的贺保顺于2019年以理科592分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学院;州城镇的杨建齐于2019年考入中国民航大学。15年来,李军利用周末及节假日,投入精力、物力,高质量完成了所有志愿服务工作,他不计个人得失把自己的爱和温暖无私奉献给孩子们的精神值得褒奖!今年,他被授予大理州第五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宾川县职业高级中学校长杨冯帅表示,道德模范这个荣誉可以说是李军个人的荣誉,也是学校的荣誉,学校在抓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定会把李军老师作为一个学习的楷模,倡导广大教师向李军老师学习。
宾川县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杨娟认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走在做好事的路上。李老师坚持了这么多年,能够评上“道德模范”是实至名归的。
而对于这些夸赞,李军只是说,当时就是想着做一点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帮助一下别人,并没有想其它的。而对于之后的路,李军表示,会保持初心继续做下去,再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山区里边的这些孩子,让他们走出大山。
图文/张 镔 高顺文 杨金艳
编辑/徐晓霞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刘 灿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