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她”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宾川县各级妇联组织坚持在县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以及妇女“两个独特”作用,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引领全县各族妇女群众同心同德、携手奋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全县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抓政治思想引领“接地气”,厚植妇女群众家国情怀
以“巾帼大宣讲”“千场家风宣讲进万家行动”“美丽乡村·女子学堂”等为载体,组建巾帼宣讲团,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到妇女群众中开展中国妇女十二大、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宣讲;组织全县妇联干部及州女企协宾川分会会员共110人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乔甸新庄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宾川巾帼”微信公众号推出“红映宾川·初心如磐”地方党史故事系列宣传34期,点击率达7000多人次。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引领各族妇女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2019年启动“千场家风宣讲进万家行动”,开展宣讲1478场,受教育群众近80000人。2020年10月,启动了“美丽乡村·女子学堂”,围绕思想政治引领、家风家教、法治宣传等开展宣讲,全县共完成开班280场次,覆盖妇女群众11200人次,实现县、乡、村(社区)三级开班全覆盖。用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述身边“最美家庭”事迹,讲好优良家风家教,在各族妇女群众心中厚植爱党爱国也爱家的“家国情怀”。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抓好典型培树,2019年以来,全县共选树“最美家庭”“三八红旗手”等“妇字号”先进集体(个人)400个(人),其中,国家级“妇字号”先进集体2个、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省级“妇字号”先进集体、个人和家庭10个(人)。全县县级及以上“妇字号”先进集体(个人及家庭)达600个(人)。通过典型选树、文明引领,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创先争优、向上向善向美的浓厚氛围。
抓载体创新“聚人气”,共画“同心圆”
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组织全县各级妇女组织开展“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全县共有100多个妇女组织、5000余名妇女群众参加。通过“唱响祖国颂歌、 献礼祖国华诞”,在全县妇女群众中进一步营造共庆祖国华诞、共享祖国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热烈氛围。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组织开展了“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唱支颂歌给党听”群众性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全县共110个妇女组织、8000多名妇女群众参与了主题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把各族妇女群众聚在一起,共同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祖国,共同唱响民族团结之歌,唱响“永远跟党走”“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
抓关爱服务“强底气”,筑牢民心基础
联合县妇幼保健院持续开展农村贫困妇女“两癌”筛查和救助工作,近年来,共开展宫颈癌筛查6.1万例、乳腺癌筛查2.3万例,共为139名“两癌”患病妇女争取到全国及省、州级救助资金83.4万元。
持续开展好“贷免扶补”工作,扶持妇女创业。近三年来共发放创业贷款460户6750万元,带动就业近1400人。2020年8月,联合宾川农商行在全州创新推出“巾帼贷”,为近年来获得县级及以上“妇字号”先进的“最美家庭“最美母亲”“三八红旗手”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等先进家庭、个人(集体、企业)提供低利率、高效便捷的贷款,在扶持创业的同时,引领文明,截止8月底共为45个家庭(企业)发放贷款2500万元。
投资20万元实施了力角镇海良小海良村和金牛镇东四和尚庄村“妇女儿童之家”项目,让1300余名群众直接受益。全县共组建101支巾帼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关爱农村贫困妇女、爱心助农等志愿服务行动,近两年来共开展关爱志愿服务3000余人次。
通过用心用情用力关爱服务各族妇女群众,让妇女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最大限度激发各族妇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把全县各族妇女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是妇联组织首要的政治任务,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将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团结带领各族妇女群众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者、践行者、推动者、促进者、宣传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宾川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贡献“半边天”力量。
提供/宾川县妇联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