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摘帽不忘“回头看” 守牢底线促发展

为认真抓实2021年度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工作,精准识别监测对象,平川镇康宁村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统一部署,整体推进,进行全面的拉网式排查,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退尽退”,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入户谋对策,做到“应入尽入”。为了精准识别出需要监测的对象,在完成综合分析研判工作后,康宁村委会召开了入户培训会议,将康宁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镇挂钩帮扶单位、村小组组长及部分村民分成若干小组,秉持“绝不落下一户”的理念入户调查,除了261户已脱贫的建档立卡户外,还入户了存在致贫风险的农户家庭,对所有的重点核查对象做到“应入尽入”。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工作队员们按质按量完成了入户调查工作。

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在完成入户调查、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核算等工作后,村“两委”提出拟纳入监测对象名单,召集有关村民小组党员和户主参加评议,把名单向群众公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据评议和核实情况,康宁村拟纳入5户监测对象。按照“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的要求逐项落实帮扶措施,让有限的帮扶措施发挥最大的效能。

新房子小组的村民赵某某是一个独居的62岁老人。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在实地入户调查及评议后,将老人纳入监测对象,同时“因户施策”拟将其纳入特困供养人员。“老有所养,贫有所依”,保证赵某某的基本生活保障是这次“回头看”的目的之一,同时做好“心理辅导”也是工作的重心。在入户调查时,通过真情的与老人的交流,让他逐步走出困苦的心境,重塑生活信心。

抓住“根源”,直击“要害”。监测对象家庭情况各不相同,康宁村对此多策并举,有针对性地提出帮扶措施,用实打实的措施解决监测对象的实际困难。住在福柳小组的村民陈某某是村里的“老大难”,陈某某与其妻育有4个孩子,家里还有一个年事已高的残疾老母亲。与其他监测对象不同的是,陈某某是有劳动力的青壮年,这些年之所以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主要是由于他的懒惰。自从将陈某某列为监测户以来,康宁村把帮扶措施重心放在“扶志”上面,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不厌其烦的谆谆教诲,告诫其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汗水来换取明天的幸福生活。在大家的循循善诱下,村里的“老大难”终于有所进步,已于近期到县城务工,家庭又重燃起了富裕的希望。【】

在此次的“回头看”工作中,康宁村党员干部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为指引,本着较真碰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识别监测对象,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按照“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早消除”的原则,切实阻断新贫困、返贫情况的发生。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康宁村将通过“转思路、转作风、提素质”,努力答好乡村振兴这张“新考卷”。


图文/胡建勇

编辑/李丹

责编/王翠芳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