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云南省疾控中心提示:护航“开学季” 筑牢安全线!

护航“开学季”

筑牢安全线

///////////////





    寒假已接近尾声,新学期即将在万物生长的季节里拉开帷幕。冬春交替气候多变多种传染病易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加上开学后一至两周,学生要面临心理(开学焦虑症)和身体的双重考验,故开学后一至两周是校园内各种传染病流行及安全事件发生的“高风险期”。学校、家长及同学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让孩子以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机遇和挑战。



● 新冠疫情防控不松懈

    学校要严格落实开学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错时错峰开学,有序组织报到,避免人员聚集;对报到入校的师生员工要按照实时不同风险级别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低风险地区学生,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以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有必要者还需要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能返校。各校师生员工开学前14天,每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出入公共场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和空间相对密闭的场所。返校前14天内学生本人及共同生活人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与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活动轨迹交叉重合的学生遵守当地实时疫情防控措施,暂缓返校。

图片


● 注意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注意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春季校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改善空气质量;定期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必要时可消毒;加强个人卫生及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换衣,勤晾晒被褥;加强锻炼,增加室外活动时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坚持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图片


● 关注眼健康

    假期间,孩子过多接触电子产品,眼睛易出现干涩、异物感、畏光、眼红、眼痛等症状,提醒孩子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停止视屏行为,如症状不能缓解,必要时去医院就诊。长时间过度用眼还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开学后,老师、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视力变化,一旦发现孩子存在歪头视物、视力下降、频繁眯眼、挤眼等近视相关症状或近视度数加深,要尽早带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眼部检查,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矫正。

图片


● 注意交通安全

    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不在公路上玩耍或追逐打闹。不乘坐无牌、无证或报废的车辆,禁止搭乘超载、农用车辆。

图片


● 注意饮食安全

    学生应讲究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不购买或食用“三无”或过期食品。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进食,少吃油炸类、膨化类食品,均衡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图片


● 注意消防安全

    教育学生注意防火,不携带、不擅自使用火种;不超负荷、长时间用电,不违反学校规定用电;无家长在场的时候不擅自使用燃气具,对不了解性能和操作办法的电器和其他危险器具不摆弄、不使用;避免到危险的区域游玩,掌握必要的防火和自救知识。

图片


● 注意防溺水安全

    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宣传和监管,教育学生不要在河边或深水中玩耍,不得私自或结伴下河游泳,要游泳一定要有大人的陪同,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图片


●注意网络及信息安全

    不要相信游戏卡充值、虚假中奖、高新招聘、网络购物交易、网络交友、刷单赚钱等类型的诈骗,不轻信不明对象的可疑信息、电话,不把自己的信息透露给陌生人。

图片


● 注意防范欺凌和暴力

    学校应对学生进行青少年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家庭关爱,注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当学生预见自己可能遭受欺凌和暴力时,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当发现自己或同学已经遭受欺凌或暴力时,设法报警。

图片


    春暖花开、万物生长,学校、老师、家长及孩子们一起携手,共同营造绿色健康的环境,让祖国的花朵们健康绽放,创造美好未来。

来源:云南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