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扫村”+“送苗”,“跑”出疫苗接种加速度!


为进一步加快新冠疫苗接种进度,着力推动60岁以上老年人及不方便出行人群接种疫苗,打通疫苗接种服务“最后一公里”,连日来,大营镇及时组织镇村组干部,并联合大营卫生院,开设流动疫苗接种点,通过开展“扫村”行动和“送苗”行动,上门为村民们提供流动式疫苗接种服务。


面对疫情 不必恐慌

及时部署

为破解“如何有效深入推进疫苗接种进度”这个课题,镇党委、镇政府建立以镇挂钩各村(社区)的领导为主要负责人,党建指导员、干部职工和挂钩村组干部为“党建+”工作小组,通过包村联户、组织联动、服务连心,进一步排查未接种疫苗人员、完善台账、协助流动疫苗接种工作。同时,镇纪委通过定期调度各工作组包联工作情况,不定期下沉检查各村(社区)督查疫苗接种台账更新完善情况等方式,督促党员干部压实责任,将工作落实落细。


面对疫情 不必恐慌

“扫村”有力

连日来,大营镇村间小巷活跃着镇村组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忙前忙后的身影。“党建+”工作小组组成“扫村”专班,在原有疫苗接种台账的基础上,挨家挨户敲门,进一步完善未接种人员及不宜接种、暂缓接种人员名单,不断更新完善台账,做到对象精准、任务明确。另外,“党建+”工作小组中另设一组专班,根据镇疫情防控办每日更新的“当天到期未接种人群台账”,及时电话通知其到接种点进行接种。同时,大营卫生院及各村乡村医生对照未接种名单实行“一对一”对接,上门问诊,为不方便出门的人群测量血压、询问病史,评估是否适宜接种,对可接种人群填写流转单,提前通知好群众接种时间和接种地点,并将可接种但不方便出门人群的台账及时更新和反馈至流动疫苗接种组,做到环环相扣,应接尽接,不漏一户一人,为后续“送苗”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疫情 不必恐慌

“送苗”解急

镇党委、镇政府考虑到当前未接种人群现状,着重在人性化上下功夫,将流动疫苗接种分为定点接种和流动接种小分队上门接种两种方式。其中,定点接种点设在村委会,行动方便及居住于村委会附近的村民在接到电话和广播通知后,自行到村委会进行接种。针对距离定点接种点较远、年纪较大、或因身体原因不方便出门的群众,由大营卫生院医务人员组成的流动接种小分队则对照“扫村”专班的摸排台账及时上门“送苗”。医务组对接种人群依次进行身份信息核对,填写相关资料,尤其对老人自身可能患有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情进行认真地核对,仔细评估老人的健康状况,待接种完毕后,耐心细致叮嘱接种者当天不要洗澡、多喝水、多休息、清淡饮食等注意事项,确保老人及其家人安心、舒心、暖心接种疫苗。

大营镇排营村委会甸头村 杨国祥

村委会打电话到我家通知母亲可以打第三针,而且到村委会就可以打,不用跑到镇上。人老了出行不方便,要是碰上农忙,还真没时间,现在村上都能打,真是相当方便!

目前,“扫村”+“送苗”行动覆盖萂村村委会和排营村委会,累计接种746剂次,其中,第一剂接种286人,第二剂接种68人,第三剂接种392人,60岁以上第一剂接种255人。

大营卫生院院长 李明

在接到镇上通知安排后,卫生院第一时间分析了之前疫苗接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制定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工作职责。镇上分管领导负责统筹、协调并参与接种对象评估工作,接种队伍大致分为体检告知留观组、评估专家组、疫苗接种组、疫苗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各组各司其职,及时行动,预计3月20日前将完成全镇4村1社区新冠疫苗‘巡回接种’工作。

下一步,大营镇将继续推行“一线工作法”,加大“扫村”和“送苗”力度,开展“延时接种”“加班接诊”,实现中午“不断档”、节假日“不打烊”,全力提升疫苗接种加速度,共建全民免疫屏障。

图文/王赵睿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