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两个革命” 开展“学做”活动】厚植发展土壤 提升营商环境



宾川县多措并举,通过推进“两个革命”开展“学做”活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从政务服务、市场主体、政商环境三方面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线上线下融合,推进政务服务高效便捷
县政务服务中心进驻17个单位、37名工作人员,科学设置社会事务、投资项目审批、企业开办、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中介超市6类综合窗口,增设志愿者服务岗、引领员服务岗,共进驻事项1375项。政务服务事项在“减流程、压时间、降成本”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开办企业、印章刻制、申领发票3个流程办理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财产登记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结时限分别压缩至3个、1.5个工作日内,用电报装实现“零成本”;电子政务服务能力逐步加强,政务服务平台、营商环境综合服务平台、“一部手机办事通”APP,逐步实现“一网通办”“掌上办”。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197项,网上可办1192项占比99.58%,全程网办684项占比57.14%,“最多跑一次”率达86.59%。“一部手机办事通”实名认证数151982人次,法人注册9141户,查询类、办理类、预约类办件量 524051件。

优化办理流程,促进市场主体倍增
宾川县持续深化“放管服”、“证照分离”改革,制定《宾川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实施方案》,明确7个倍增行动、15个子行动、任务分解和责任单位,细化工作举措,为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提供组织保障和高标准服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员干部带头践行“三个工作法”,完善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实现企业设立登记、社保登记、银行开户等事项“一网通办”,全面公开审批业务流程、简政放权,通过引导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限时办理等措施,进一步优化登记办理流程,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提高登记效率,落实市场主体(经营场所)登记承诺制,支持从事线上经营活动的经营者以网络经营场所证明作为经营场所登记,落实市场主体歇业制度,降低新设退出比例。同时,认真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和发展潜力,强化宣传发动,加大对无照经营查处力度,积极引导、服务有经营意愿又满足条件的经营户办理营业执照。截止3月底,全县实有个体工商户27810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951户,净增692户,完成2022年净增任务数3557户的19.45%。新登记市场主体1098户,注销市场主体351户,新设退出比例为100:32。

倡导“店小二”精神,打造“亲清”政商环境
强化服务意识,大力倡导“店小二”精神,真心实意服务企业。探索建立县长、副县长服务企业日机制,每月确定2个工作日作为服务企业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听取企业在企业开办、生产经营及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及急需县人民政府协调解决的具体问题,现场为企业排忧解难。认真落实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梳理县级各部门“三服务”清单21项、县党政主要领导3月下基层开展服务13次,为企业纾困。梳理年度重点项目共167项,33名县处级领导每挂钩1-3项,推行月调度跟踪督导出实效,一季度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6项。县妇联把深入女企协主动服务,联合农商行为宾杰公司、沃土合作社、鸡足山杨梅园等79个家庭和企业发放“巾帼贷” 6547万元,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融资难、创业难问题。县供销系统深入企业成功帮助牛井和州城光明超市解决消防整改验收问题,帮助土产公司解决不动产权证办理问题,帮助联贸公司解决烟花爆竹仓库规划保护划定问题,帮助各联营企业和承包人落实疫情期间税收减免和社保优惠政策。县税务局组建税收宣传小分队开展“将优惠政策送进企业、将纳税服务送进心田”税收宣传活动,通过走入乡镇、企业、社区、走进车间、走近纳税人,重点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和便民办税新举措送到纳税人手中,精准解读国家最新退税减税缓税政策,尽心竭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图文/杨艳梅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