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榜样】董惟英:久病床前有孝子 孝老爱亲好模范



在宾川县平川镇禾头村委会干地村,有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丈夫病逝后,对丈夫的爷爷、奶奶,自己的公公、婆婆,年幼的儿子不离不弃,在2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送走了丈夫、爷爷、奶奶、婆婆,赡养身体不便的公公,抚养当时只有6岁的儿子成家立业,用母性的光辉彰显了自己平凡人生中的伟大,她就是“第七届云南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获得者董惟英。


热情、开朗、干练是董惟英给人的第一印象,人生仿佛没经历过生活的磨难。殊不知,董惟英历经坎坷艰难,多年负重前行。1999年,董惟英31岁,丈夫不幸患病去世,留下一个六岁孩子和四位年迈的老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无比沉重的打击,董惟英没有被生活的重创给击垮,把悲伤隐忍为一份坚毅,坚强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昂头挺过了那段艰难的生活。

云南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董惟英
当时我儿子才六岁,丈夫家里需要我,当初如果走掉这个家就散了,后来我还是坚持在这个家里生活下来,把娃娃拉扯大,因为他没有爸爸,再不可能让他没有妈妈。


在随后的日子里,董惟英精心照料家中的4位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小到洗衣做饭、端茶递水、修剪指甲、洗头理发等琐事,大到老人就医看病、孩子上学就业都只有她一人操劳,并且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坚持。


20多年来,董惟英用自己的坚强扛起了整个家庭,她拉扯大了孩子,又先后尽孝安葬了丈夫的爷爷、奶奶和母亲,如今还侍奉着75岁的公公。这其中的艰辛只有董维英自己才知道。

云南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董惟英
艰辛呀!真的是艰辛。有时候别人觉得你挺能干,其实人家觉得你憨,反正当时的日子是相当难过。


6年前,董惟英的公公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需要连续不断地治疗。老话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董惟英却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这句古语。从那时开始,董惟英就担负起了给公公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但她从未说过一句怨言。


生活给董惟英出了一张高难度试卷,董惟英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给出了自己的答卷,并且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了周围干部群众的认可和尊重。


禾头村委会村监委主任
李旭言
董惟英自嫁到禾头村以来,确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儿媳,她承受着各种压力,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如今,她承担着照料身体不便的公公和三岁的小孙子,还要承担家庭的生产劳动,要经营承包土地和养殖,一家六口人和谐相处,真正把家庭建设成了禾头村的“美好家庭”,确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禾头村委会干地村党支部书记
李爱芬
她在这个家里,也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个好婆婆、一个好儿媳,她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跟邻居和睦相处,对需要帮助的同志她都积极帮助,邻居也是非常的赞扬,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同志,好榜样。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董惟英的善行义举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宾川县道德模范”、“大理州道德模范”,2019年董惟英也荣获了“云南省第七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云南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董惟英
我在最艰难的时候都过来了。现在,党和政府给我这么多的荣誉,我更应该把这个家好好的团结起来,好好的过下去!

现在董惟英的儿子李亚辉也已经成家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董惟英孝老爱亲的一举一动都深深落在儿媳高正霞的眼里,记在了心里,董惟英孝老爱亲的高尚品德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

董惟英儿媳
高正霞
在这个家我和婆婆都是儿媳的身份,之前我刚来到家里的时候,她天天帮老人端屎端尿,积极地帮我们带娃等等这些都是让我相当感动,也是相当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以后,她老了我也会像她一样,把这个家经营好。
图文/茶开昀 李永松 王俊斯 温昌盛 杜春嘉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