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宾川】“非遗泥塑”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11月17日,为期3天的泥塑技能技艺培训班在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泥塑传承乡村振兴基地——宾川县兴成雕建工艺厂正式开班,学员将在这里接受泥塑技能技艺的系统培训,传承非遗技艺,同时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和乡村振兴,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正造福一方百姓,引导农村劳动力走出去。


据介绍,本次由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宾川县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主办,宾川县兴成雕建工艺厂(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泥塑传承乡村振兴基地)承办的泥塑技能技艺培训,以乡村振兴为建设目标,旨在建设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非遗传承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优先选择乡镇泥塑从业者和爱好者,接受为期3天的泥塑创作理论知识、泥塑实际操作培训以及非遗基础知识学习等课程培训。


宾川县文化和旅游局非遗股股长
张志勇
培训邀请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进行讲授和实操培训,为了使宾川县的泥塑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所以在全县也精选了比较好的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助推群众增收致富。


通过泥塑技能技艺系统培训、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学员的文艺理论基础和审美能力,增强艺术修养,推进了泥塑工艺品的创新,更好地传承非遗技艺。同时推动了传统工艺振兴和乡村振兴,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正造福一方百姓,引导农村劳动力走出去。


白族泥塑非遗传承人
李兴成
最大的感受就是党的二十大以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支持力度比较大,方向也比较明确,经过大理的泥塑专家讲解后,在宗教人物造像这块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参训的学员听得也比较认真、细致,收获也很大。


参训学员 李军武
通过培训,我们要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而且也要在很多方面进行创新,所以这次培训对我们相当重要。

近年来,宾川县文化和旅游局持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力度,提升宣传广度,加强传习场所建设,持续开展“非遗+”,让非遗走进群众生活,让群众成为非遗的保护主力,进一步弘扬地域特色文化、传承民间优秀技艺、扩展就业创业门路,促进乡村振兴。


宾川县文化和旅游局非遗股股长
张志勇
下一步,要把原汁原味的泥塑传统技艺培训做好,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技艺进行提升、改造、加工,以服务人们生产生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根基,将传统技艺更好地发扬光大。
图文/杨金蕾 李永松 张志勇 王赵睿
编辑/王静红
责编/王静红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