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草原防火】大营镇:织密“防火网” 守好“身边绿”


为做好清明节、“三月街”民族节及五一节期间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大营镇多措并举,进一步织密“防火网”,守护绿水青山。

拧紧“责任链”
进入高火险期以来,大营镇严格按照省、州总林长令及相关制度要求,实行镇领导班子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护林员包重点山头地块的分片包干负责制度,把“责任田”分解至坟场、山头及田间地头,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链”。同时,镇、村组及时召开防灭火工作专题会议,及时部署安排防火任务,并与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小组长逐级签订责任状70余份,与农户签订责任状8000余份,签订“五类人员”责任书90余份,签订禁烧承诺书8000余份,发放高火险期告知书8000余份,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避免出现责任悬空、工作弱化等情况,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


堵严“风险点”
针对近期用火特点,把可燃物堆积、农事用火、祭祀烧纸、施工用火等野外违规用火行为作为火源管控重点,采取“技防+人防”,全方位排查化解森林防火风险点。一方面,借助森林草原防灭火监测管理系统的“天眼”,对全镇302.54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及时掌握火点火情及野外用火动态情况。另一方面,在重点林区道路、进山入口增设卡口13个,做好进山登记、火种收缴等工作,强化进山入林人员的闭环管理,确保火源不进山,人员能跟踪。同时,镇村干部下沉一线,把自然保护地、涉林景区、林农交错等地带作为巡护重点,带头巡林,带装巡护,进一步延长巡护时间,加大巡护力度,切实将火源堵在山下林外,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常念“安全经”
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利用“大营乡韵”微信公众号转发推送文明祭祀倡议书,强化“无烟上坟,文明祭祖”的意识,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在重点防范区域张贴防火令、宣传标语,督促各村(社区)使用红色小广播、村务公开栏等宣传普及防火知识。利用赶集日开展全民防火宣传教育活动,使防火宣传进村、进企业、进校园,并重点针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林区住户、踏青旅游等重点人群开展“敲门行动”,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在职工例会、村组会、群众会上及时通报典型火灾火案查处情况及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以案释法,时刻敲响防火安全警钟。

打好“持久战”
为有效衔接“防”与“救”,以转作风为具体行动,严格执行24小时联合值班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全面掌握本地区林情、社情、火情动态,做到情况清楚、调度及时、上报迅速、处置得当。同时,围绕火灾扑救的组织与实施、安全扑火、装备的操作保养、战法运用等内容,组织开展实战演练和防火机具调试维护培训,切实解决装备不能用、人员不会用等问题,进一步强化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意识,使全体护林员时刻处于临战状态,做到动巡静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图文/王赵睿 陈强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