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宾川】大营镇萂村:“夫妻树”下唱情歌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美丽的洱海湖畔,巍峨的鸡足灵山下,坐落着一个千年白族古村落——萂(wō)村。这里,风光秀丽,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西汉时期,就有白族先民繁衍生息。这里,是南诏后期大天兴国国王赵善政、大义宁国国王杨干贞的故里,被誉为“千年古邑”、“帝王之乡”。

在萂村,散落着数棵千年古树,默默守望着这个古朴宁静的小村庄。其中,有两棵相伴相生的黄连树最为特别,被当地人称为“夫妻树”。树高20余米,枝干扭曲,树冠浑圆,枝叶繁茂而秀丽,早春嫩叶红色,入秋则又变成橙红色,树皮暗褐色呈鳞状,核果球形,熟时红色或紫蓝色。

相传,这两棵黄连树为数百年前,萂村村委会萂头村一对青年男女谈恋爱时亲手所植,被当作是他们的“定情之树”。后来,这对青年男女结为夫妻,儿孙满堂,生活幸福。在他们相继去世后,被子女合葬在这两棵树下。数百年来,这两棵树相互依偎,相互扶持,共同接受着阳光雨露的滋养,从两棵幼小的树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据村民介绍,这对“夫妻树”名字的由来,不仅由于它们的种植历史、相伴相生的外形,还来自于数百年来一直延续的一个“浪漫”奇景。

据悉,黄连木属漆树科落叶乔木,每年进入冬季后,万物开始凋零,黄连木也开始掉叶子。但奇怪的是,这两棵树在同年只有一棵树掉叶子,当这棵树叶片掉光后,另一棵树却依旧绿意荫荫。来年春天,掉光叶子的那棵树又开始发芽,逐渐枝繁叶茂,此时,另一棵树才开始落叶,春去秋来,如此循环反复。就好像无论何时,总有一棵树“撑伞”为另一棵树遮风挡雨,仿佛在践行着夫妻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浪漫誓言。

因此,这对“夫妻树”又被村民们看作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数百年来,人们在这两棵树下乘凉、散步、唱歌、祈愿,祈祷爱情美满,生活幸福。在这两棵“浪漫的”古树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流传至今,一首首悠悠的情歌唱到地老天荒,独享这一份属于萂村人的美好与浪漫。

图文/邓永凤 吴松江 温昌盛 邓熙祥

编辑/李丹

责编/张玲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