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宾川】多措并举让方寸地变成“幸福窝”


近年来,宾川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创建文明县城、健康城市、美丽城市、智慧县城、幸福县城“五城”共建为抓手,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让方寸地变成“幸福窝”。


摸底+调研,统筹兼顾促“双赢”

结合“绿美县城”建设要求,依托“五城”共建,一方面对县城荒地死角、零散绿地、闲置地、裸露土地等进行全面摸底,掌握基本情况,形成台账;另一方面联合社区、小区等开展民意调查,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需求和意愿。在规划设计、施工作业和常态管养过程中,下足“绣花”功夫,在细微之处见真章,尽力实现品质提升和群众满意的“双赢”目的,让“口袋公园”发挥最大价值,避免成为“花架子”。

改造+共建,整合资源提品质

面对增绿难题,宾川县坚持“花大心思而不是花大价钱”的理念,结合棚户区改造、拆违拆临等项目,同步跟进老旧小区周边、小区集中区域以及道路两侧建园透绿工作,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以财政小投入实现“小”景观的品质大提升。同时,积极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其项目周边边角地及闲置地进行绿化美化,既美化了城市环境,又节约了政府投资。

美观+实用,多措并举优功能

积极探索“公园+”建设模式,注重“植绿”“赏绿”和“便民”“实用”相结合,推行“公园+运动健身”“公园+科普教育”“公园+红色文化”等功能融合的建设模式。结合周边环境特点,因地制宜的通过“绿化+文化”,突出宾川风貌和人文景观特色,让“口袋公园”满溢文化味儿。2022年首次尝试将民族文化与街头口袋公园建设相结合,建成了侨乡文化主题街头公园,让当地百姓走出家门就能感受文化魅力。在“口袋公园”里,通过精心设计、合理搭配,除花草树木外,亭廊坐凳、健身器材、休闲场地等设施配套也一应俱全,做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满足了群众休闲、健身、娱乐、交流等多元化需求。


截至目前,宾川县先后投资2.7亿元,建成纳溪、明德、至善、越析等9个公园,建成溪桥苑、粮苑广场公园、备欣园、桑园河街头广场、侨乡文化主题街头公园等7个“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今年年内,宾川县计划投资1300万元,改造建设县城内的绿地、闲置地、边角地,再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口袋公园”7个,有序推动园林空间与城市生活有机融合,构建分布均匀、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同时,积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和养护机制,科学优化树种和花卉配置,配套完善休闲健身设施,让群众进得去、坐得下、能活动,享受更多、更充分的绿色福祉和生态福祉。


图文/张莹

编辑/李丹

责编/张玲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