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无人机施肥守护万亩青山

近日,乔甸镇5000亩轻度退化草原改良项目全面开工,无人机的升空,拉开了乔甸镇林业草原生态综合治理新模式的序幕。

在作业现场,随着“嗡嗡”声响起,装满肥料的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在镇林业站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在田野上翱翔展翅,按照预设的飞行路线进行草籽直播,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一大片土地的播撒工作。工作人员介绍,无人机作业效率很高,每架无人机每天可播撒1000亩土地。

“比起传统的播撒方式,无人机的优势在于播撒均匀、每亩用量精准、不受地势影响,比人工播撒效率要高。”乔甸镇林业站工作人员介绍,“利用无人机直播草种,在空中直接将草籽播撒在土壤表面,草籽一遇到雨水,就会生根发芽”。

通过草原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将有效遏制草原退化,进一步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使草原植被盖度提高,产量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推广无人机播种、施肥,可以因地制宜契合山地草原多样化需求,是一种可示范、可推广的草原修复治理新模式,一台台无人机也将成为乔甸新的青山守护神。

图文/ 张紫阳

编辑/李丹

责编/张玲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