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行宾川:⒂ 金顶奇景“实首海内矣!”





【原文】“东日、西海、南云、北雪,四之中海内得其一已为奇绝,而天柱峰一顶已萃天下之四观,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矣!”
——《徐霞客游记》
【原文】入门即迦叶殿。此旧土主庙基也,旧迦叶殿在山半。岁丁丑,张按君谓绝顶不可不奉迦叶,遂捐资建此,而移土主于殿左。其前之天长阁,则天启七年海盐朱按君所建。后有观风台,亦阁也,为天启初年广东潘按君所建,今易名多宝楼。后又有善雨亭,亦张按君所建,今貌其像于中。后西川倪按君易名西脚遽庐,语意大含讥讽。殿亭四围,筑城环之,复四面架楼为门:南曰云观,指云南县昔有彩云之异也;东曰日观,则泰山日观之义;北曰雪观,指丽江府雪山也;西曰海观,则苍山、洱海所在也。张君于万山绝顶兴此巨役,而沐府亦同其意,移中和山铜殿运致之,盖以和在省城东,而铜乃西方之属,能剋即刻木,故去彼移此。有造流言以阻之者,谓鸡山为丽府之脉,丽江公亦姓木,忌剋剋,将移师鸡山,今先杀其首事僧矣。余在黔闻之,谓其说甚谬。丽北鸡南,闻鸡之脉自丽来,不闻丽自鸡来,姓与地各不相涉,何剋之有?乃至此而见铜殿具堆积迦叶殿中,此无地以竖,尚侯木府相度,非有阻也。
——《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11-912页

日照金顶 张慧云/摄



鸡足山
鸡足山是释迦牟尼佛首座弟子迦叶尊者的道场,自古与五台、峨眉、普陀、九华齐名,有“灵山佛都”“地涌化城”“天开佛国”等美誉。


鸡足山位于大理州宾川县境内西北部,主峰天柱峰海拔3248米。据史书记载,鸡足山原名九曲山、青巅山,因山势“顶耸西北、尾迤东南,前列三支、后伸一岭,形似鸡足而得名”。鸡足山苍崖万仞、猿踞猱攀、翠微千里、高峻险拔、广阔无际,是造化钟灵毓秀之地。古人用一鸟、二茶、三龙、四观、五杉、六珍、七兽、八景来概括鸡足山自然美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曾两上鸡足山,登临天柱峰绝顶,东观日出、西望苍洱、南瞻祥云、北眺玉龙,不禁惊呼:“东日、西海、南云、北雪,四之中海内得其一已为奇绝,而天柱峰一顶已萃天下之四观,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矣!”



金顶寺
金顶寺所在的位置是天柱峰顶,海拔3248米,与山脚的1780米相对高差1468米,徐霞客到鸡足山时还没这个寺名。据记载,明朝以前,天柱峰顶就建有方塔一座,后倾颓。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有僧人在此建庵修行,后来几年,在此基础上又建了普光殿、观风阁、天长阁等建筑。明崇祯十年(1637年),侍御史张凤翮建善雨亭,并在四周修筑罗城,高八尺,周围一百余丈,城上建四观楼以观日、海、云、雪。“四观”之名自此而始。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黔国公沐天波将昆明东郊鸣凤山太和宫铜铸金殿迁到此地,废普光殿和塔建金殿,从此香火日盛,金顶寺因此得名。

明崇祯十一年(1638)二十七日,徐霞客从绝顶罗城的南门进入城内,游记中这样写到:入门即迦叶殿。此旧土主庙基也,旧迦叶殿在山半。岁丁丑(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张按君谓绝顶不可不奉迦叶,遂捐资建此,而移土主于殿左。其前之天长阁,则天启七年(1627)海盐朱按君所建。后有观风台,亦阁也,为天启初年(1621)广东潘按君所建,今易名多宝楼。后又有善雨亭,亦张按君所建,今貌其像于中。后西川倪按君易名西脚遽庐,语意大含讥讽。殿亭四围,筑城环之,复四面架楼为门:南曰云观,指云南县昔有彩云之异也;东曰日观,则泰山日观之义;北曰雪观,指丽江府雪山也;西曰海观,则苍山、洱海所在也。张君于万山绝顶兴此巨役,而沐府亦同其意,移中和山铜殿运致之,盖以和在省城东,而铜乃西方之属,能剋即刻木,故去彼移此。有造流言以阻之者,谓鸡山为丽府之脉,丽江公亦姓木,忌剋剋,将移师鸡山,今先杀其首事僧矣。余在黔闻之,谓其说甚谬。丽北鸡南,闻鸡之脉自丽来,不闻丽自鸡来,姓与地各不相涉,何剋之有?乃至此而见铜殿具堆积迦叶殿中,此无地以竖,尚侯木府相度,非有阻也。(《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11-912页)。在这段游记中,我们了解到了为什么在绝顶建迦叶殿的原因。沐府将中和山铜殿移到鸡足山后,也经历了不小的风波,不是运到就建立起,而是后来才建立起的,更正了山志中运到就建立起的说法。


李文海 何国松/摄
徐霞客对绝顶四观的诠释,影响深远,至今,人们在介绍四观美景时,都是在此基础上发挥。徐霞客在后来编写的《鸡山志》中又写道:“绝顶四观东日、西海、北雪、南云。观之有四,分于张指,而时开辟以来,即罗而致之。四之中,海内得其一,已为奇绝,而况乎全备者耶。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矣”(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1218页)。并赋诗五首赞之:
绝顶四观东日、西海、南云、北雪:
芙蓉万仞削中天,
抟院乾坤面面悬。
势压东溟日半夜,
天连北极雪千年。
晴光西洱摇金镜,
瑞色南云列彩筵。
奇观尽收今古胜,
帝庭呼吸独为偏。
日观
天门遥与海门通,
夜半车轮透影红。
不信下方犹梦寐,
反疑忘打五更钟。
雪观
北辰咫尺玉龙眠,
粉碎虚空雪万年。
华表不惊辽海鹤,
崆峒只对藐姑仙。
海观
万壑同归一壑沤,
银河遥点九天秋。
沧桑下界何须问,
直已乘槎到斗牛。
云观
白云本是山中物,
南极祥光五色偏。
蓦地兜罗成世界,
一身却在玉毫巅。


清康熙三十年(1691),殿阁俱焚毁,只留铜殿独存。次年总督范公、提督诺公及姚安土官与僧人重建。现在耸立在金顶寺院中的方塔叫楞严塔,1932年云南省主席龙云捐款五十万元、民间集资五十万元修建,文献记载:其时,龙云“西征凯旋,路过鸡山,……僧人含章、佛耀及宾川县士绅请求重修。”目的在于“培名胜、资纪念”。因建塔挖基时从地下挖出一部完整的《楞严经》,塔建好后就命名楞严塔。塔高四十二米,方形密檐式,内七级,外十三级。第一级面南塔门上镶嵌着陈古逸书的“楞严宝塔”大理石额。面北塔壁上镶嵌着政要名流周锤岳撰写、名满全滇的学界翘楚陈荣昌书丹的《鸡足山楞严塔碑铭》,文、书俱佳,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山门前修建有可容数百人同时观日出的睹光台。台基高约八米,台面宽敞平坦,全用加工精细的大理麻布石板铺就,四周设有雕刻精致、图案优美、造型典雅的汉白玉护栏。游人至此,云海、日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若机缘巧合还能看到鸡足山八景之一的“天柱佛光”。



1980年,人民政府拨款重修金顶寺,现在的主要建筑有:三官殿、睹光台、天王殿、钟楼、鼓楼、金殿、楞严塔、饮光殿、大雄宝殿等。金顶寺是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星光金顶 张钊海/摄
图文/ 杨宏毅
资料来自《霞客游踪》《游在宾川》,部分图片为视频截图,向作者致谢!
编辑/ 杨宏毅
责编/ 李 丹
审稿/ 朱晓天
终审/ 杨凤云 吴洪彪
协办:宾川县徐霞客研究会
鸡足山旅游投资公司营销中心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