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宾川】宾川县依托复合型“小廊道”实现大营河绿美“蝶变”

大营镇以大营河河道治理为契机,依托复合型多功能廊道建设,把绿美河流建设同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红色文化教育等工作有机融合,串点连线,成功打造“绿美河流+绿美公路+绿美乡村+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廊道、富民廊道、人文廊道”,开启人水和谐、岸绿景美新局面。2023年6月,大营河绿美“碟变”成功入选全省绿美河湖典型案例。

抢抓机遇上项目


大营镇抢抓大营河河道治理机遇,坚持河道治理与绿美河湖建设、乡村振兴、集镇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红色文化挖掘统筹谋划,整合谋划大营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绿美公路“一县一路”示范项目,加大向上对接力度,积极向各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2898万元。深掘红色资源,并在红色革命文化中提炼廉政元素,先后谋划实施赵醒吾红色文化主题广场、红色革命精神长廊、法治主题广场、清廉大营廉洁文化主题广场等工程,以公路建设、河道治理、产业布局要素为基础,全力打造“绿美河道+绿美公路+绿美乡村+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廊道。

三法三化抓推进


大营镇深入践行“两个革命”、用好“三化三法”,与水务、交通、乡村振兴、镇村组等相关单位协同联动,合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书记抓、抓书记”,逐级落实抓带责任,明确责任清单,进一步推动“一把手”责任在肩、行动在前。推行一线办公,镇村组“三级书记”始终带头顶在难处、干在一线,以“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群众会等为平台,开展入户走访、田间协商、政策宣传、答疑解惑,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部分村组干部示范引领,主动带头率先完成自家征地工作,争取群众的信任支持,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实现377户农户35.4亩征占地群工“零补偿、零上访”。

三色融合助蝶变


围绕县道大营公路、大营新庄公路,乡道小团山公路(甸尾段)等7.6公里交通轴,污水处理厂至甸尾村沿河种植爬山虎、炮仗花等爬藤植物,沿集镇道路至大营完小河道花台种植花卉凤仙、玛格丽特、三色堇等花卉,沿路种植凤凰木、柳树、蓝花楹等乔木,构建一路有景、四季有花、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生态文化景观,绿化面积3846.29平方米,为美丽乡村添“绿色”。把廊道建设与河道防汛行洪、生态保护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推进,建成途经甸尾、大营街、瑶草庄3个自然村全长2.5公里、宽8米的产业公路,沿途安装路灯,配置休闲坐凳、凉亭、健身器材等,把河道沿线的产业、旅游等特色亮点串联起来,为群众致富添“金色”。通过深挖红色资源,沿河建设系列主题广场,精心打造多元文化长廊,通过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为乡村振兴添“红色”,实现大营河绿美“碟变”。

图文/杨艳梅 邓永凤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