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宾川】村美人和,幸福图景有颜又有“值”

走进鸡足山小镇,一幅幅美丽的图景展现眼前:道路宽敞整洁,村容村貌更加宜居宜业;绿植散发光亮,绿美小镇的气质更加提升;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群众面貌更加斗志昂扬,处处充满幸福感。

SPRING
提升环境,村容村貌更有颜值

近年来,鸡足山镇围绕提升村容村貌,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保护等活动为抓手,全镇呈现出环境整洁优美、道路宽敞平坦、乡村美丽宜居的崭新面貌。

      坚持从群众“急难愁盼”事入手,持续统筹推进道路改造和村间道路硬化、美丽乡村标准化和美丽家园建设、河道治理,加快实施排污、路灯安装等工程,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开展文体活动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配套设施建设,让工作真正惠及群众。

目前,全镇实现进村道路硬化率100%,村间道路硬化率达95%,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站9个、点100个,完成寺前村、沙址老村省级重点示范村、美丽乡村标准化和上沧村排污工程建设,行政村所在地公厕覆盖率100%。2023年完成农户自建三格式化粪池厕所50座,改造自然村公厕5座;新川移民安置区“美丽家园、小康库区”项目建设、鸡足山镇生活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我们家有1个小孩在江股完小读书,今年我们村到江股完小道路硬化了,再也不担心下雨天走泥巴路了,以后接送上学的小孩更加方便了。”三家村村民杨佳丽喜滋滋地说。

点滴变化,群众都尽收眼底;向善向好,群众收获的是更加幸福。

SPRING
以“绿”为笔,绿美小镇更有气质

生态兴则文明兴。鸡足山镇始终坚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实做细绿水青山的文章。鸡足山镇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云南省旅游乡镇、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镇和云南省绿美乡镇。

       持续统筹推进绿美乡镇、绿美公路、绿美河湖、绿美家庭、绿美乡村等工作,扎实开展“林长制”“河长制”等,按照“适地适绿”原则,围绕“村旁、水旁、路旁、宅旁”,持续开展增绿护绿行动,打造绿美乡镇宜居示范样板。2023年以来,绿化美化25处10000平方米。完成镇村两级巡河2400次,沙址河成功创建为州级绿美河湖,镇村共计开展巡林886人次。鸡足山景区内连续40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实施绿美公路路地共建,完成国土绿化100亩,实现了家家户户有绿,条条道路有荫。

      在小镇不断提升绿美颜值的基础上,撬动“产业、文化”等资源,增加小镇的绿美内涵,做深山水文章。强化民宿品质改造,融入野奢游、围炉煮茶等旅游新业态元素,切实提升山下游客体验,进一步拓宽游客消费场景。在春节、火把节等重要节点开展文旅活动20余场,吸引游客10万余人,全镇民宿酒店入住人次同比增46.83%,全年旅游总收入达7000万元,成功举办2023年第二届“七彩霞客路·美丽滇西行”徒步活动,沙址村被评为“乡愁大理·最美乡村”。

在小镇,一年四季,游客可春观花海如织,夏赏绿荫遍地,秋品月朗风清,冬览银装素裹;可以钓鱼、可以露营、可以采摘、可以参与节庆活动。在一山一水间感受原生韵味,在一饮一食中回忆乡愁滋味,在一砖一瓦间触摸历史回味。满目成绿、笑声成海、游人不断,恰似一幅田园佳景图。

SPRING
涵养文明,村美人和更有画质

文明是幸福的底色,鸡足山镇聚焦增强广大群众的文明意识,以乡村治理为抓手,不断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稳步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乡风文明浓厚氛围,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网格化为基础,建立“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发挥党员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党员带头树立文明新风,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文明乡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村民文明素养,新时代文明之风愈吹愈盛。

      

“党建红+志愿红”是小镇最绚丽的色彩。队伍里,有党员、有村组干部、有群众,他们是交通秩序“劝导员”,是村组卫生“保洁员”,也是文明乡风的“宣传员”,忙碌穿梭于村村户户。在党员的带动下,不少群众也更加自觉加入环境卫生整治中,自觉把自家的房前屋后打扫干干净净,还对村间道路、公共场所进行清扫。目前,全镇每个村都建立了志愿服务队,2023年以来,开展河道、库塘、渠道清理活动30余次,带领群众打扫村间卫生1000余次。

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深入宣传家风家教,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抓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形成乡风文明新风向。全镇卫生知识入户率达90%以上,全镇中小学校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2023年以来,开展送戏下乡5场次,成立第一支专业化的文艺队馆办文艺队,组织游客、群众打跳上千场次,开展家风家教培训近20余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100余次,在春节、火把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非遗展演2场次。

“现在镇上不仅环境干净,每天晚上在广场上还组织打跳,晚上不仅仅只有刷手机了”。自6月份镇文广中心组织打跳以来,在寺前村的经营饭店的张福梅都会散步到鸡足山镇文明实践所的广场上和村民、游客一起去打跳。

润物无声,播撒文明种子;成风化人,滋养文明花朵;蔚然成风,结出文明果实,不断绘就了村美人和的美丽幸福画卷。


图文/唐方香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