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防艾】学基本知识,过健康人生
毒品,人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就陷进它的魔掌,艾滋,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吸毒与艾滋病流行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吸食毒品不仅触犯法律,还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我们必须增强禁毒防艾意识,学习相关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防艾知识
划重点
01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
艾滋病病毒只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人表现的症状无特异性,病死率极高。
划重点
0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
血液传播
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②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
③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
④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
2
经性途径传播
在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前提下,与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同性或异性发生性交,并伴有体液的交换,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目前,全球2/3 以上的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而感染的。
性行为按照方式划分,可以分为生殖器-生殖器性交、生殖器一口腔性交和生殖器-肛门性交三类。
在上述几种分类中,以生殖器-肛门性交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最大。不仅性交方式对HIV传播有着很大影响,而且,性伴的数量、性伴的地区分布、性伴中有无静脉吸毒或双性恋、性行为的频率以及安全套使用等情况,都对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有显著的影响。
3
母婴传播
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划重点
03
不会传播HIV的接触方式
1.接吻、共用毛巾不会传播HIV
2.拥抱、握手、共用餐具都不会传播HIV
3.同一泳池游泳、共用坐便器不会传播HIV
4.蚊虫叮咬不会传播HIV
划重点
04
如何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1
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
2
安全性行为。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避免与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3
不和他人共用针头。不要和别人共用针头,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医护工作者严格遵循一人一针的操作规程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员间、病人和病人之间的传播。
4
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操作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到价格低廉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如果这些用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5
不共用生活用品。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
6
注意外伤防护工作。如有体育运动等外伤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在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划重点
05
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艾滋病?
血液检测是知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通过检测知晓感染状况,进而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
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如下: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
划重点
06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一)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
(二)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
(三)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
(四)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
禁毒知识
划重点
01
毒品是什么?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划重点
02
常见毒品有哪些?
1
传统毒品:常见的就是鸦片、海洛因、吗啡,还有丁丙诺啡等阿片类;
2
第三代毒品:主要是大麻合成类,还有就是卡西酮类的毒品。
3
新型毒品: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因其多滥用在娱乐场所,又称为“休闲毒品”、“假日毒品”。
新型毒品
01 冰毒
冰毒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纯品很像冰糖,使用剂量小时会有短暂的兴奋作用,有“大力丸”之称。大剂量使用会出现精神兴奋、性欲亢奋,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
新型毒品
02 摇头丸
服用者大脑皮层兴奋,当受到音乐刺激,就会随着音乐的节拍疯狂摇头,故被称为“摇头丸”。这种毒品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能诱导快感,具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上瘾后难以戒掉,半年内重复吸毒率达95%以上。
新型毒品
03 笑气
笑气,即一氧化二氮,是一种麻醉性气体,曾广泛应用于医学手术。然而,过量吸食会引起高血压、晕厥,甚至心脏病复发,严重者会瘫痪甚至死亡。
新型毒品
04 浴盐
浴盐这种毒品会让人完全陷入幻觉状态,失去理智,并将自己想象为超人,对其他人进行攻击。目前,是现今最厉害的毒品。
此外,还有如“阿拉伯茶”“跳跳糖”“奶茶”“红冰”等新型毒品,数量众多,且隐蔽性和迷幻性极强。
划重点
03
如何防止沾染上毒品?
1
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
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
要有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如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在公共场所不随便离开座位,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守饮料、食物等。
5
要谨慎交友,不要交毒友。当朋友提出接触毒品时应当果断拒绝,不能被朋友“拉下水”。
6
尽量少进入迪厅、酒吧、KTV等治安复杂的场所。
7
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决不能借毒解愁!要设法寻找正确的途径去解决。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七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六十条: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三百五十一条: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一)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二)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三)抗拒铲除的。
非法种植罂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禁毒防艾
毒品和艾滋病,离我们很远又很近,我们要增强禁毒防艾意识,学习相关知识,共抗艾滋,共享健康,筑牢防线,拒绝毒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高法律意识,共同守护生命健康。
原标题:《【普法强基•禁毒防艾】学基本知识,过健康人生》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