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平川“小苹果”,映红乡村振兴路

深秋的李子园、芹菜塘,漫山的小苹果成熟采收,放眼望去,成片的苹果园里,红彤彤的小苹果成团成串,静静地挂在枝头,微风佛过,空气中飘荡着甜蜜的香气,到处呈现丰收的景象。


平川镇李子园村苹果产业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这里四面环山,山高天冷,年平均气温14℃,年日照时间达2700多小时,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条件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近年来,平川镇整合资金、项目、人才等资源,不断在改善基础设施、选育良种、提升品质和打造品牌上下功夫,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苹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种植面积达11000余亩,其中盛果期面积8600余亩,年总收入达6300余万元,苹果产业已成为李子园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2021年李子园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为打破交通制约瓶颈,让更多消费者和客商走进苹果园,平川镇多方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加快推进道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李子园村产业道路硬化项目、松坪哨小组至芹菜塘道路及关山坪小组道路硬化项目,争取小陡坡、响水等苹果主产区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规范苹果临时交易市场,苹果上市期间,在松坪哨小组安排专人负责临时市场管理,既保证农户有场地销售,又不影响正常道路通行;在苹果主产区芹菜塘规划出包装销售场地,解决村民销售期拥堵无序的问题;探索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率先在松坪哨、响水、关山坪小组推行节水灌溉,动员种植户安装节水管网,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保障苹果产区灌溉用水与节水相统一。




为摒弃以数量取胜传统种植方法,坚持品质优先,以“土专家”示范带动,把村里长期从事苹果种植有经验且技术较好的人集合起来,成立果树修剪队、病虫害防治队、采果队、包装代销队,集合村内最优的技术并逐步推广;“农技专家”专业指导,镇党委政府、村党总支积极联系县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苹果种植技术培训,采取“技术培训+实地指导”等方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切实提高苹果品质;大力“招贤纳士”,引进有资金、有愿意发展苹果种植产业的能人,主动为苹果产业发展做好全方位服务,以承包、转让等方式带动村民发展,带来更多规范的种植管理新技术;持续优化果树品种,镇村多次组织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到盐源、昭通等苹果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考察学习,引进优质富士果果苗,持续在苹果的“高糖”这个特色上用力,不断提升平川小苹果的市场竞争力。



将传统销售与网络销售相结合,实现苹果种植户的利益最大化。村委会牵头,与苹果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随时掌握市场需求及售价情况,签订收购合同,解决苹果集中上市时期滞销问题;积极鼓励村组干部、党员、返乡大学生等参加电商、直播带货等学习培训,探索线上销售,实现种植户直接面对消费者,通过抖音、快手、农村淘宝、微商、线下代理等电商销售平台,将好苹果卖出好价钱;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种植大户建设冷库,利用冷库储存,延长苹果销售期,实现错季销售,提升价格,为电商线上销售提供货源保障。

李子园村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产业兴、干劲足、村容靓”的完美蜕变,带动并辐射全镇苹果产业不断向规模化、集体化、现代化发展。在李子园村带动下,平川镇因地制宜推广苹果种植,帽角山村、马花村等地相继开始种植苹果,全镇苹果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年产量逐年提升,平均亩产值突破7000元,户均产值超过20万元。红彤彤的小苹果映红了山村致富增收路。
图文/王梦瑶 潘丽君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