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行宾川】(28) 徐霞客考察鸡足山时记录的民俗

  鸡足山   李文海/摄

【原文】其村有亲迎者,鼓吹填街。(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05页)。

【原文】薄暮,凭窗前,瞰星辰烨烨下垂,坞底火光,远近纷絮,皆朝山者,彻夜荧然不绝,与瑶池月下,又一观矣。(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17页)。

【原文】街子者,惟腊底,集山中,为朝山之节,昔在石钟寺前,今移此以近大觉,为诸寺之中也。(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16页)。 

【原文】门外冈脊之上,多卖浆瀹粉者。(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12页)。

【原文】饭后,四长老侯往本无塔院,盖先期以是日祭扫也,余从之。……诸静侣及三番僧皆助祭,余则享饯焉。时同祭者,四长老外,则白云、复吾、沈公及莘野诸后裔俱集。……祭后,仙陀、纯白又携祭品往祭马鞍岭北三塔,遂及静闻。下午,还过塔盘,叩仙陀,谢其祭静闻也。(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26-928页)。)

【原文】欲索灯卧,弘辨诸长老邀过西楼观灯。灯乃闽中纱围者,佐以柑皮小灯,或挂树间,或浮水面,皆有荧荧明星意,惟走马纸灯,则暗而不章也。楼下采青松毛铺藉为茵席,去卓趺坐,前各设盒果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本堂诸静侣环坐满室,而外客与十方诸僧不与焉。余因忆昔年三里龙灯,一静一闹;粤西、滇南,方之异也;梵宇官衙,寓之异也,惟佳节与旅魂无异!为黯然而起,则殿角明蟾,忽破云露魄矣。(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936页)。

徐霞客记录的民俗

徐霞客考察一个地方,不仅关注地理、历史,同时还关注民俗。

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二十二日,徐霞客从小江股到鸡足山,途经炼洞福田庄时,看到村中一户人家迎亲的场景,便记录在游记中:"其村有亲迎者,鼓吹填街"。虽只数语,迎亲时的热闹喜庆场景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出来。从此可看出,宾川鼓吹迎亲的习俗由来久矣。

      朝山调  温昌盛/摄

关于鸡足山的民俗,徐霞客重点记述的是朝山节。朝山节,又叫饮光法会,初为鸡足山周围地区群众利用闲暇之时,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至十五,到鸡足山拜师礼佛,祈求平安吉祥的民间习俗,后逐步演进成一个盛大的节日,影响逐年扩大,迄今远播海外。

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三十日是除夕夜,徐霞客在鸡足山萃野庐,看到并记下朝山节的盛况:"薄暮,凭窗前,瞰星辰烨烨下垂,坞底火光,远近纷絮,皆朝山者,彻夜荧然不绝,与瑶池月下,又一观矣"。当时,人们夜间出行的照明工具主要是火把,高擎火把的朝山人群络绎不绝,从薄暮走到天明,人数之多,由此可见,场景之壮丽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其朝山节的盛况亦由此可见一斑。

    老香会街  李玉清/摄

    现在的香会街

由于朝山节期间朝山的人很多,小商贩们也抓住这个商机,上山卖零食小吃,慢慢的形成街子(即今天的香会街)。关于街子,徐霞客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二十八日的游记中这样说明:"街子者,惟腊底,集山中,为朝山之节,昔在石钟寺前,今移此以近大觉,为诸寺之中也"。当时,在绝顶也有街子。

同日,徐霞客在游记中还记到:"门外冈脊之上,多卖浆瀹粉者"。粉为宾川地方小吃,常见的有卷粉、凉粉两种,凉粉又分豆制凉粉和米制凉粉。食用时用刀将成品切成条状,浇上以酸辣为主的调味品即可食用,爽口方便,朝山者多喜食之。

    白塔

民间的节日习俗对佛门也有一定影响,如扫墓和观灯。在宾川民间从古至今都有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到祖坟扫墓和正月十五夜闹元宵的传统习俗,也影响了鸡足山佛门。

    静闻墓塔

据徐霞客明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初八日游记记载:"饭后,四长老(弘辨、安仁、仙陀、纯白)侯往本无塔院,盖先期以是日祭扫也,余从之。……登谒本无塔。塔甚伟,三塔并峙,中奉本公舍利,左右则诸弟子普、同二塔也。左为塔院,有亭有庑,而无守者。可憩可栖。诸静侣及三番僧皆助祭,余则享饯焉。时同祭者,四长老外,则白云、复吾、沈公及莘野诸后裔俱集。……祭后,仙陀、纯白又携祭品往祭马鞍岭北三塔,遂及静闻。下午,还过塔盘,叩仙陀,谢其祭静闻也"。

正月十五夜,徐霞客刚"欲索灯卧,弘辨诸长老邀过西楼观灯。灯乃闽中纱围者,佐以柑皮小灯,或挂树间,或浮水面,皆有荧荧明星意,惟走马纸灯,则暗而不章也。楼下采青松毛铺藉为茵席,去卓趺坐,前各设盒果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本堂诸静侣环坐满室,而外客与十方诸僧不与焉。余因忆昔年三里龙灯,一静一闹;粤西、滇南,方之异也;梵宇官衙,寓之异也,惟佳节与旅魂无异!为黯然而起,则殿角明蟾,忽破云露魄矣"。柑皮小灯,青松毛席,地方特色突出;去桌趺坐,堂侣环围,外客游僧不列其内,尊卑有序;禅茶三道回味无穷。此情此景,身为异乡之人,岂能不起故园之思啊。

 鸡足山朝山节

 朝山节是鸡足山独有的传统节日。据《徐霞客游记》载:“街子者,惟腊底集山中,为朝山之节。”“朝山节”俗称“香会”、“街子”,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举行,为民间自发民俗活动。节日期间,海内外游客、信徒似潮水涌入鸡足山,尽情游山玩水、敬香拜佛、供奉菩萨、祈求福祉。朝山信徒数以万计,络绎不绝,到处欢歌笑语,热闹异常。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也是饮光法会的会期。每到这个时期,山中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朝山习俗使你大开眼界。不同民族朝山者以本民族特有的方式来朝拜鸡足灵山,以求灵山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平、健康与吉祥,朝山盛会成了宾川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能看到各个民族深藏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感悟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朝山调  温昌盛/摄

 朝山节习俗,主要是到山中祈福。通过朝山赐给智慧,保佑消灾免难,清吉平安。在朝山节,成千上万的信众涌到鸡足灵山,圆自己的朝山梦。佛门清规戒律甚严,早在行前三五天,朝山者就吃素禁酒,沐浴净身。为了表示自己对佛的虔诚之心,大多都坚持步行,无论富贵贫贱,也无论男女老少,都尽可能地谢绝车马,坚持步行到灵山圣地,顶礼膜拜。“朝山节”期间,常常会看到不少香客背着行囊,气喘吁吁的向金顶爬去,有男有女、有老有幼,祈求朝山给他们带来吉祥。传说,鸡足山许愿之人要连朝三年灵山以表诚心,第一年许愿,第二年还愿,第三年了愿。

随着时代的发展,朝山习俗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到朝山的活动中,“朝山节”也就成为了一个旅游节日。 




图文/ 杨宏毅    

资料来自《霞客游踪》,部分图片为视频截图,向作者致谢!

编辑/ 杨宏毅

责编/ 李  丹

审稿/ 安建雄

终审/ 杨凤云  吴洪彪

协办:宾川县徐霞客研究会

鸡足山旅游投资公司营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