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党建】党建引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宾川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拓宽发展路径、激活发展要素、完善运行机制,实现了集体“三资”保值增值,不断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切实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发挥产业优势“谋项目”,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全县产业发展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坝区葡萄园、坡地柑桔园、山区核桃园、江边咖啡园”的产业布局,做足葡萄和柑橘“两果”文章,立足各村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实际,逐村开展集体资产、资源摸底排查,及时摸清辖区内集体土地、林地、库塘、楼房等闲置资产资源,紧盯旅游、电商、光伏发电、农副产品交易等产业,着力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科学规划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打造了各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强化资源整合“增效益”,激活集体经济发展要素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资源整合作为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积极探索开展镇村共建、村社共建、村企共建,推动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的区域集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积极争取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乡村振兴衔接项目、沪滇协作项目等资金支持,建设农贸市场、冷链仓储、农副产品加工车间等设施,以资产租赁、入股经营的形式,强化资源整合、盘活现有资产,拓宽“源头活水”,助力集体经济项目落地见效。截至目前,争取各类支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合计62个,构建了多元化的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完善运行机制“强引领”,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质效

鼓励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探索建立菜甸村“党支部+合作农场+托管”促三变、必军合作社“五统一+二次返利”等党建联农带农促增收新样本,把基层党建凝聚力转化为产业发展推动力。创新建立坝区乡镇帮扶山区村委会的“镇村结对”帮扶机制,采取7个坝区乡镇结对帮扶山区7个村委会的模式,切实解决山区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困难问题。探索集体经济创收奖惩机制,制定《宾川县村集体经济创收增收奖惩实施意见(试行)》,把巩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相挂钩,进一步激励村组干部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中主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不断提升基层组织自我保障水平和服务群众能力。2023年,全县9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合计1899万元,平均达20.64万元,其中:8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占全县村(社区)的90%。


图文/刘杰 

编辑/张玲

责编/张玲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