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水果之乡】作好“节水”文章 护航宾川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宾川县立足水资源实际,作好“管水用水节水”文章,在形成较为成熟的高效节水灌区的基础上,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为宾川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人勤春早,春浇正当时。位于力角镇长坡岭的贺玉龙家葡萄园里,一根根长达数十米的滴带均匀排列在葡萄树旁,每一个小孔都释放着饱满的水滴,灌溉着23亩绿意葱葱的葡萄。贺玉龙介绍,得益于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的推广,自从葡萄田间安装滴灌设施以后,农业灌溉用水节约了一半,不仅省水省心,连施肥等农事作业都方便许多。


在鸡足山镇大坝子村,汩汩水流流入红旗大沟。这两天,由于水库开闸放水,宾川县润民灌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小河底高效节水片区负责人肖黎城也变得格外忙碌,他早早就来到自己所负责管理的片区,开始巡查工作,防止水资源流失。


2016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宾川县润民灌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渠道筹集资金,参与到全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供用水管理中。合作社主要负责花桥水库输水北干渠以及控灌区的供用水管理,灌溉服务面积51000余亩。


“以前都是明渠放水,水资源浪费多,推行高效节水后,我们实施24小时供水,水表水管安装到农户每家田间,都是水表精准计量,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宾川县润民灌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小河底高效节水片区负责人肖黎城说。

宾川十年九旱,是全省有名的老旱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为破解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宾川县举全力建水网,筑牢水源、水网、节水“三水”基础。通过实施滇中引水鲁地拉提水、海稍水库扩建、仙鹅水库及芹菜塘水库新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进一步筑牢水源、织密水网。

同时,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发展为抓手,探索出了“政府搭台、企社唱戏、适当补助、惠及于民”的改革及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模式。初步建立了合理水价形成、水权分配和交易、节水奖励及精准补贴等7项机制,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促进农业节水。
宾川县水务局副局长 李自平:“通过宣传引导及适当补助,采取企业、合作社、群众共建等多模式建设节水工程,全县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4.7万亩。高效节水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5提高到0.9,经济作物亩均灌溉节水约200方左右,每年可节水量7000万方左右。”


历经多年的水资源开发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宾川县已基本建成了本区蓄水、鲁地拉提水、洱海补水为水源支撑,711公里干支渠为骨架的水网,田间节水管网为末梢的高效节水体系,年供水能力达2.1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4.71万亩,农田水利化程度达83.2%。

宾川县水务局副局长 李自平:“下步工作中,将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灌区水源、水网、节水、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不断完善大中小微并举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建成从源头到地头的高效供水用水体系。同时,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用活水资源,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图文/杨金蕾 白乘仲 吴松江 张国涛 赵兴明
编辑/张玲
责编/张玲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