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镇:童心与非遗碰撞 快乐与传承并行


5月31日至6月6日,宾川县金牛镇文旅中心相继在圭山完小、白塔完小和彩凤完小等3所学校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校园活动,350名师生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让童心与非遗碰撞,快乐与传承并行。

宾川县金牛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砖瓦烧造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康建洪:“今天我们到白塔完小来开展活动是为了把我们的土陶文化发扬光大,让同学们从学习中认识到我们非遗文化的重要性,今后让他们继续把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活动现场,金牛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砖瓦烧造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康建洪给同学们介绍了宾川砖瓦烧造从传统手工制作到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宾川砖瓦烧造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获得者杨金泰给同学们讲解了陶艺制作过程,生产工艺特点、制作要求和艺术价值。并手把手教同学们制作土陶手工艺品。同学们在老师们的指点下,展开联想的翅膀,边思考边拨弄手中的泥块,用一双双巧手将一袋袋泥巴变成了茶具、果盘、龙舟、莲花、蘑菇、南瓜、鱼、熊等一件件栩栩如生、富有创意的陶艺作品。同学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着创作带来的乐趣,切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获得者杨金泰:“让同学们在制作体验中锻炼动手能力,通过活动让同学们认识非遗,认识陶艺历史文化,知道土陶产品是如何做出来的。”
活动期间,工作人员给3所学校的师生发放了《宾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普及读本》《宾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宣传折页》等资料1000余份。

白塔完小四(2)班同学彭雨柔:“我觉得非遗文化真的太有趣了,长大了我也要保护非遗,成为非遗的传承人。”

在每场活动结束后,村委会和学校还组织砖瓦烧造传习所和学校的老师对同学们做的陶艺作品进行评比,并对创作有特色、有创意的土陶作品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3所小学共有70名学生获得“小小非遗传承人”荣誉证书。

白塔完小六(1)班同学白涵:“在这次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活动中,我的想法是做一条鱼,鱼象征年年有余。我先把泥土分成两半,然后再把它合起来做成鱼的身子,又将泥土搓成一个球,漫漫地捏成鱼头,我还在鱼的嘴里放上一个金元宝,就更能体现这条大嘴鱼的美观。”


非遗进校园,传承更久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活动在校园的开展,为同学们走近非遗,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推动了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同学们在享受土陶制作乐趣的过程中,在心中种下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种子。
图文/沈洪斌 杨秀春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