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县城】一座小城的“绿肺新生”

近年来,宾川县以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为核心,积极推进美丽县城与绿美城市建设,围绕“田园花果城”的定位,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生态优美、花果飘香、田园如画”的园林城市建设之路,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得以持续巩固,县城生态环境、风貌品质得以进一步提升。


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休憩胜地


52岁的杨阿姨是一名退休职工,每天下午他都要到公园里跟“老姐妹”们跳跳广场舞、散散步、聊聊天,家门口的公园成了杨阿姨的主要休闲场所。午饭刚过,健身跑道上的身影就渐渐多了起来,位于宾川县金牛镇桑园社区的明德公园不仅有优美的城市绿地,还铺设了专门的跑道,公园的建成为周围的居民提供了跑步健身、文娱休闲的绿美空间.......

“以前我们县城的公园很少,我们玩的地方不多,现在好了,口袋公园、三角公园应有尽有,绿树成荫、景色优美,大中午的家里太热,出来走走,心情都愉悦了”杨阿姨见到记者,亲切的说道。

“推窗见绿,行路有荫,出门见园”是整个宾川县城园林城市建设的现状,“园林城市”以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完备的基础设施构筑起群众生活休闲运动的理想空间。清晨,大伙儿或健身锻炼,或漫步谈心;傍晚,家庭团聚、抚琴伴唱、散步谈心,共享“自然”之乐。在此呼吸清新空气,感受自然之美,享受宁静惬意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此得到充分体现。

近年来,宾川县持续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逐步构建蓝绿交织、连续完整、布局均衡的绿地系统。截至2023年年底,全县城市林荫路覆盖率达80.24%,道路绿化达标率达85.86%。


寸土寸金打造生态宜居休闲空间


城市空间寸土寸金,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对于绿色生活的期许?带着这样的思考,宾川县以科学的工作思路和严谨的规划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之中,合理布局城市空间规划,持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等资源,通过绿化美化、环境提升等措施,打造精致美观的绿美空间。

匠心巧运,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主题公园。依托宾川历史文化底蕴,把具有徐霞客旅行文化、越析历史文化的特色景观、建筑风貌融入公园规划,建成了朱苦拉咖啡公园、明德公园、太和海塘公园等一批具有特色的主题公园,丰富群众休闲娱乐的同时,彰显独属于宾川的文化精神和社会价值观念,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

“共建共享”,打造出布局均衡的微绿单元。充分利用微空间、微绿地资源,实施“拆墙透绿”工程,通过增绿补绿、以院改园等方式,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拆除硬质围栏、划定帐篷露营区,尽可能将单位、公园内的绿地向群众进行开放,2023年,新增公园绿地开放共享面积8万多平方米。

“见缝插绿”,打造精巧经济的微绿胶囊。利用废弃地、边角地、小区房间屋后等空间“见缝插绿”“拆违补绿”,在金叶路、桔乡路、南苑路、金牛路、佛都路等道路交叉口建设了23个口袋公园(已建成使用10个、在建13个),让一抹绿色触手可及,居民休闲游憩更加便利。宾川县年内还将启动不少于15个口袋公园建设......

“拆掉围栏后,每天不用再绕路,直接从公园林荫道穿行回家,一路的绿色消解我上班的压力,这是我们的‘最美回家路’。”家住国土局住宿区的杨女士说道。

2023年以来,宾川县共完成27家临街单位(小区)的拆墙透绿工作,按照“以院改园”的理念,打造了县审计局、财政局、交通局、总工会等11家行政单位连片开放的梦溪绿园示范点,使单位绿化与街道绿化融为一体,实现了单位、居住区附属绿地的开放共享,拉近了干群关系,进一步提升了绿化使用率,2019年,宾川县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


面子里子两手抓,省掉的不只是一块钱


说起过去和现在最大的变化,杨阿姨这样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县城的公厕很少,就算偶尔有一两个,也要一块钱上一次,现在的公厕设施齐全,干净敞亮,不仅不要钱,免费的手纸、洗手液、香薰应有尽有,这放在10年前是不敢想的!”

城市绿化关系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关系人居环境品质和人民生活幸福,绿化是手段,落脚点还是群众生活。在园林城市打造上宾川下足了功夫。

按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公共设施建设及改造提升过程中,结合周边群众需求,大力投入健身器材,极大的丰富了群众活动。2023年,新增乒乓球活动场所22个,并在明德公园内改造建设了集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为一体的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增设洗手池、座椅、吸烟亭、无障碍、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方便群众生活。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绿化。在植物配置上,坚决不搞“奇花异草”不可持续之路,结合宾川自然条件实际,大量种植大青树、三角梅、凤凰树、天竺桂等乡土树种,与公园、广场等绿地景观及周围环境协调融合,充分考虑绿化的经济性、适宜性和可靠性,降低种植和后期管理养护成本,提高移植成活率。强化植物“入关检疫”,严防病虫害入侵,同时,以打造“世界一流水果之乡”为目标,以龙眼、枇杷、芒果、菠萝蜜等为主,打造了桔乡路、金叶路、白羊路等独具特色街道绿化工程,共种植行道树18306棵,新增道路附属绿地1.2万平方米。果树成熟时节,由市政集中统一采收后分给当地群众。

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随着绿色空间的持续拓展,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在这高品质的绿色空间下,省掉的又何止这“一块钱”?


图文/赵庆玲  马晓燕 王丽环 唐方香 奚铭 王静红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