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宾川】检察长授课:从七个维度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10月31日,大理州人民检察院及时召开全州检察机关办案质效监督管理工作指引培训会,对《工作指引》进行了详细的辅导培训,就加强“三个管理”、提高检察管理科学化水平作了进一步部署要求。

如何全面准确把握“一取消三不再”的主旨要义和深远意义?

如何带头深入研究抓实“三个管理”?

如何引导让广大检察人员真正把主要精力聚焦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上?

这三个问题的提出,是当下基层检察院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每位检察干警必须深刻领会并付诸行动的探索实践,引发了全体检察干警的热烈讨论。

11月4日,宾川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罗海斌以《 抓实“三个管理”  从七个维度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题,向全体干警授课,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从政治引领、价值行为导向等方面凝聚起高质效办案和一体履职的向心力、凝聚力。

罗海斌围绕“什么是高质效?如何高质效办好每一案件?”结合多年的办案实践经验以及自己的学习体会,以本院具体案例为剖析指引,从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实现路径、高质效审查案件的步骤、高质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重点讲授,并与干警进行交流分享。

1

查清案件事实是高质效办案的基础。查清案件事实,通常涉及收集、审查和分析证据,以确定事实真相。无论是在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还是公益诉讼检察中,都需要通过查清事实来确定责任主体、分清是非,明确当事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确定案件的性质和责任。

2

严格依法而断是高质效办案的核心。“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检察工作中,始终秉持“只相信法律”的原则,严格依法作出每一项决定,是实现高质效办案的法治定力所在。

3

严守法定程序是高质效办案的关键。法定程序是司法公正的基石,只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司法活动,才能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避免偏袒或歧视任何一方。严守法定程序有助于消除司法过程中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从而维护司法公正。

4

化解矛盾纠纷是高质效办案的本质。高质效办案不仅要解决案件本身的问题,更要关注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更要注重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让公平正义可知可感可触。高质效办案需要借鉴和实践好“枫桥经验”,通过多元化解机制来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

5

坚持人民至上是高质效办案的目标。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在检察办案过程中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确保案件处理结果符合人民的期望和利益,通过检察办案体现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维护,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6

主动接受监督是高质效办案的底气。法治社会的核心在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主动接受监督体现了检察机关对法治精神的尊重和践行。顺应舆论监督,规范司法行为,检察人员以反向审视的智慧,及时发现自身在司法办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7

确保廉洁司法是高质效办案的底线。廉洁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只有检察人员始终清正廉洁,才能不受外界干扰,客观、公正地办理案件。只有守牢廉洁司法的底线,检察人员才能在检察工作中坚定不移做党的领导的捍卫者、法律监督的承担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人民利益的守护者、清正廉洁的践行者。

今年以来,宾川县检察院结合业务融合办案团队改革探索、一专多能的“全科式检察官”培养,建立完善“全院周例会+列席检委会+学习分享会”等学习制度,开辟微课堂、检察官讲堂等平台,通过“讲、传、帮、带”不断从机制上加强对年轻干警的培养锻炼,锤炼意志品质。

“生逢其时,躬逢其盛,与有荣焉。”授课结束后,干警们谈感受、谈收获。纷纷表示,检察事业欣逢最好发展时期,通过学习培训,要全面提升对新时代司法理念的理解把握和适用能力,将民心融入初心,一心为民,坚守初心,努力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推动宾川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END·

图文/王丽波

编辑 责编/李 蓉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