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宾川县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成功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走进宾川县康氏灰陶建材有限公司,整个厂区机器轰鸣,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忙碌着。作为大理地区规模较大的古建砖瓦生产企业,宾川县康氏灰陶建材有限公司拥有三条流水线,日产砖瓦近60万块(片),每天用工需求280多人,目前,公司正新建三条流水线,预计10月投入生产,到时,用工需求会更大。
宾川县康氏灰陶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继鑫
“我们每天的固定用工在两百多人,全年工资支出接近2000万。目前新厂区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用工需求比较大,为全县稳岗就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宾川县康氏灰陶建材有限公司只是提供众多就业岗位的一个缩影。宾川县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多元化就业路径。一方面,深挖特色产业潜力。宾川县作为水果产业大县,以葡萄、柑橘、石榴等劳动密集型水果产业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在水果的种植、采摘、分拣、包装、加工等环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宾川 “二逗先生” 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负责人 李苏武
“目前我们处于用工高峰期,厂区内工人都在忙着打包阳光玫瑰,每天有六十几人在工作。”
另一方面,宾川县大力扶持市场主体。积极推广“党建+全产业链”联农带农促增收模式,培育了众多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全县共培育农业企业1294户,农民合作社750个,这些市场主体不仅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还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同时,积极打造“果业新农人”劳务品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万余人,“果业新农人”7万余人,带动就业达20万人,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工人 杨凡
“自从来到宾川二逗先生这里上班,我的工资从每天一百元涨到一百七八十元,有时候达到两百元,家里的经济状况也逐渐改善,现在每个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甚至六七千元,每月还有三四天的休息时间,工作环境还是很不错的呢!”
在促进就业过程中,宾川县还注重创新就业模式。探索出“家庭式”“承包式”“候鸟式”“直播式”四种务工方式。其中,“直播式”电商就业成为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的新引擎。“热宝果蔬 ”“果农爸爸”“ 二逗先生”等电商从业者,带动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2万多人。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催生了主播、助播、选品师、运营、场控等一系列新职业,为新增就业岗位贡献了力量。
宾川 “二逗先生” 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苏武:“我们还有自己的办公人员,包括销售、行政、抖音直播团队以及线下超市员工,总共将近有七八十个人。他们的工资基本在五千左右,高的可以到七八千,能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工作平台,我觉得很开心。”
此外,宾川县积极开展劳务协作。加强与东西部地区的劳务对接,适时摸清掌握省外企业用工需求,开发就业岗位。同时,发挥人力资源公司、劳务经纪人等作用,提高农村劳动力组织化转移就业力度,提升省外转移就业质量。在本地,进一步提升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宾川县新增3000个就业岗位,不仅缓解了就业压力,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一步,宾川县将继续加大就业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就业环境,推动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宾川县人社局副局长
赵明鲜
“ 截至目前,宾川县共培育出果业新农人8万余人,带动二十余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同时也吸引了周边2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到宾川务工。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以及脱贫人口的就业帮扶工作,特别是推进投资6000多万的宾川县就业幸福驿站的建设,助力宾川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