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支点撬动大变革——宾川县企业主动破局,点燃产业工人转型引擎

在宾川县,当水果亩产值突破万元、葡萄疏果工月入过万、风电叶片长度从89米跃至105米之时,其产业变革的画卷中,一批积极求变的企业正凭借“小切口”式的改革,激活产业工人队伍的“大能量”。


企业主动作为 化解转型难题

面对“技能薄弱、增收困难、人员难留”的困局,宾川的企业各施其能:

云南泰瑞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以“专利技术 + 梯级培训”破局:自主研发青花椒两年挂果技术,开发出青花椒、青花椒原浆油、椒浆酒、花椒洗护套装等数十个花椒系列产品,借助“专家工作站”培养的技术团队,带动3600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促使农民向技术型产业工人转型。


宾川县宾杰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运用“薪酬杠杆”激发活力:叉车工在技能竞赛中晋级为“叉车王”后,月薪可达1.5万元,较普通工人高出50%;季节性装果工的日薪突破300元,切实实现“多劳多得”。






宾川县万向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创新“积分制+干股制”:员工李连杰凭借技术积分获得12万元干股,从检测员晋升为工会主席,带领团队跨界转型从事环保餐具生产,在行业低谷期开辟出新的发展路径。


精准培育 打造新型工匠

企业依据生产需求定制培育方案:

田间课堂贴近实际:大理热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设电商直播间,开展各类电子商务培训20余场次,培训人数达500余人次,培养专业主播40余人,“热宝大蒜”的线上销售在“拼多多”平台大蒜品类中创下全网单品销售第一的佳绩,2025年上半年公司网络销售额突破亿元。


竞赛场地成为练兵之所:云南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展“铺层打袋(铺层/打袋/查漏/错层打磨四大工序)”个人赛,最优工匠可获得600元奖金与奖杯,推动23个班组在竞技中提升,为105米风电叶片的量产提供支撑。


产学研深度融合:云南淏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依托科技小院研发葡萄降本增效技术,荣获省级创新奖,公司员工经过数字农业培训转型为技术管家。


农文旅协同发展:川县红色海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乔甸“红军村”协作,整合红色旅游、水果种植、餐饮服务产业链,强化员工岗位培训,实现“技能增值、收入多元”,共接待游客23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00多万元。


改革红利彰显 三方共赢成效显著

工人的获得感显著提升。全县有8万农民转型成为“果业新农人”,葡萄疏果队、无人机飞手等专业技术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叉车工张仕业荣获省级技能大赛铜牌。

企业竞争力实现突破。泰瑞农林精深加工收益占营收的30%,热宝公司在电商平台大蒜品类中跃居首位,明阳新能源新厂房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5亿元。

产业生态焕然一新。通过“党建+产改”培育出全国劳模1名、省级五一劳动奖状单位1个、省级五一劳动奖章1个,推动制定涉农团体标准16项,带动全县水果产值达88.8亿元,打造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这一金字招牌。





从万亩果园的“技术传递链”到风电大叶片车间的“工匠荣誉墙”,宾川企业以“问题导向+精准赋能”的积极实践表明:当企业成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主角时,产业工人就能从“劳力”转变为“主力”,传统产业也能焕发出新质生产力。

图文/宾川县总工会

编辑 责编/李蓉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


,时长01:38
阅读 1421
留言 1
写留言
  • [强]
已无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