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融时评 | 致敬“燃灯人” 争当“大先生”

“宾融时评”开栏语:

扎根宾川热土,倾听发展脉搏。“宾融时评”栏目今日启航!我们旨在搭建思想碰撞、建言献策的崭新平台,聚焦县域发展重点、民生关切热点、社会治理难点,发出属于宾川的理性声音。

栏目诚邀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广大职工执笔为犁,结合岗位实践、深入基层调研,以敏锐视角洞察现象,以深刻思考剖析问题,以务实文风建言献策。您的真知灼见,是讲好宾川故事、凝聚奋进力量的金石之声。

让我们共书发展新篇,共绘热土愿景。期待您的佳作,在此激荡思想的火花!


致敬“燃灯人”  争当“大先生”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第41个教师节这个充满敬意的日子里,向所有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的“燃灯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以知识为灯,以爱心为芯,照亮无数求知者前行的道路;他们以德立身,以学育人,诠释着“大先生”的深刻内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教师一直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新时代,教师更应做“燃灯人”、做“大先生”,为教育事业书写华美的篇章。

“燃灯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焰。“燃灯人”,这个充满温度与光辉的称谓,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他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价值。从城市到乡村,从课堂到实验室,无数教育工作者以赤诚之心传播真理,以仁爱之心培育人才。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理想信念的塑造者、道德规范的引领者、时代新人的培育者。这份坚守,如明灯长燃,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

争做“大先生”,是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深切呼唤。所谓“大先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更要有崇高的品德;不仅要精通授业解惑,更要善于传道明志。他们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族命运,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在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加速的今天,“大先生”们更要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精神,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成为“燃灯人”“大先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要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提升,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培养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学生。

成为新时代的“燃灯人”“大先生”,不只是教师个人的追求,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党委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要完善体制机制,为教师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让他们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要关注教师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激发教育创新的活力。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让教师能够安心从教。家长要积极与教师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教师成为新时代的“燃灯人”“大先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更需要涌现一大批立德树人的“大先生”。让我们共同致敬那些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的“燃灯人”,期待更多“大先生”脱颖而出。

薪火相传,心灯不灭。在这个属于教师的日子里,向所有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新时代的“燃灯人”,以理想信念为灯芯,以道德情操为灯罩,以扎实学识为灯油,以仁爱之心为火焰,照亮学生的未来,照亮民族的希望。这,或许是对教师节最好的庆祝,也是对“燃灯人”最深的致敬!

作者/杨凤云

编辑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