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村:“党总支+家庭农场”促富民强村!

近年来,宾川县宾居镇石马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实施“党总支+家庭农场”合作分红模式,补齐村级集体经济“短板”,实现合作农场增效、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乡村田园增色。

驱车沿着宾居镇石马村后山蜿蜒崎岖的山路行驶20余分钟,记者来到石马村和尚地吴华家庭农场,环顾四周,满山满眼的绿意让人心旷神怡,随着山势栽种的一排排沃柑长势喜人,硕果累累。石马村党总支书记胡荣钧告诉记者,别看现在这里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柑橘园,几年前这里却是一片荒野,没有树木,就长茅草。

胡荣钧说,石马村全村发展柑橘面积达3000余亩,坝区土地几近饱和,且大多受黄龙病等病虫害影响,严重制约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基于这一实际,2015年,石马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带领全村197名党员认真分析研究,最终决定把柑橘产业朝着“荒山”方向发展。

吴华是家庭农场场主,他从2005年起便在石马村承包山地种植柑橘,积累了很多桔果种植技术经验,果品质量广受好评。石马村党总支便看中他这一点,最终决定利用村集体闲置荒山林地资源和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资金,以“党总支+家庭农场”的模式入股到吴华家庭农场发展柑橘种植280余亩,村委会不参与种植管理,每年享受分红,村集体经济收入得以大幅度提升。

石马村党总支书记胡荣钧向记者算起经济账,2015年以前,村集体年收入也就几千块钱。跟他入股后每年分红2.1万元,加上门面的1.2万元,从2016年起,村集体收入就达到了3.3万元。

石马村与吴华家庭农场在山地合作开发种植沃柑,基本脱离了病虫害区,种植成本降低,加之吴华科学、生态的种植方式,桔果质量大幅提升。同时,山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大,起到示范效果,党总支时常组织党员到农场观摩学习,每名党员挂钩扶持10户橘农,学习新理念、新技术,不断为群众增收致富铺路搭桥,群众腰包鼓了起来,与前些年相比,群众收入翻了几十倍,2019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同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走出一条柑橘产业发展新路径。

石马村委会三家村党支部党员杨志杰坦言,把荒山利用起来,山也绿起来了,人居环境有很大改善,特别是用生态的方式种植,尽量不使农药化肥,种出来的柑橘品质也好。

2019年,石马村与吴华家庭农场的第一期合作期满。今年,石马村党总支又争取到省级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0万元,继续入股到吴华家庭农场,并开发新区种植沃柑380余亩。

石马村党总支书记胡荣钧说,前三年基本以3.5万元一年分红,满三年后就以3.5万元分红的数字里面每年提高5%,一直提到10年。满10年后跟他分红要在40万左右,合同期满后,50万还要归还村集体。

截至目前,石马村党总支与吴华家庭农场共开发种植沃柑600余亩。如今,放眼望去昔日的荒坡筲箕凹、和尚地,均已变成绿油油的“聚宝盆”。

 石马村党总支书记胡荣钧表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既要把山绿起来,又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而且以后还要逐步发展壮大。


图文/卢   焱 吴松江

编辑/王静红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