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回眸“十三五” ,宾川县高原特色农业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十三五以来,宾川县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齐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建设为引领,着眼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突出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农民持续增收,切实发挥好农业“压舱石”作用,为“十四五”顺利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走进力角镇张家村委会的田间地头,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冬早蔬菜,其中,以莴笋居多,虽处不同生长期,但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村民王志良正在田间忙着给莴笋除草,看着一棵棵长势喜人的莴笋,王志良对丰收充满希冀,他说,种莴笋成本不高,今年价格还行,收入还算可以。
据介绍,莴笋是力角镇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冬早蔬菜产业之一,最初种植规模小而散,农户收入不高。得益于宾川充足光热资源及政府积极引导和市场调节下,力角镇开始大规模发展种植莴笋。
力角镇农业组组长李靖军介绍,到目前为止,整个力角镇冬早蔬菜种植面积12800-13000亩。其中,青笋面积7600亩左右,按照目前价格来算平均每亩产值在八千到一万。
张家村委会村民杨建芬说,她家种了五六年莴笋,效果不错。前些年种麦子、油菜籽、油菜等,没种莴笋效益好。
近年来,宾川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不仅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和优质蔬菜,在水果产业发展方面,也积极引进新品种、探索种植技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走进云福农副产品公司小河底万亩柑桔种植示范基地,成片的沃柑已进入成熟期,一个个黄橙橙的沃柑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宾川县云福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小河底万亩柑桔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曾志军说:“我们这里现在种了六千亩,都是以沃柑为主。我们觉得沃柑的产量、产值和椪柑、纽荷尔比来有一定的优势。产值还是可观的。”
据了解,沃柑是近几年宾川县新引进柑桔品种,此品种属于晚熟品种,长势旺盛,冬季果实落地少,挂果能力强。
县农业农村局园艺站高级农艺师姚宝芬介绍,宾川柑橘早、中、晚熟都有种植,由于中熟品种成熟上市相对集中,销售压力相对较大,所以最近几年,为发挥宾川气候优势,引进种植晚熟高糖型杂柑、沃柑,现在面积发展较快。晚熟品种可挂在树上安全越冬,到第二年四五月份采收上市,就可错开全国中熟品种集中上市高峰期,实现错峰销售,可获得较好的效益。
十三五期间,宾川县立足光、热、水、土等特色资源,精心培植水果、蔬菜、畜牧、烤烟、经济林果、中药材等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以及与之相配套、相融合的冷链物流、农村电商、加工营销、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0.42亿元。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学辉告诉我们,今年底,也就是十三五末,预计全县农业总产值将达116.88亿元,较十二五末的73.23亿元,增长37.65亿元,增长59.61%,年均增幅达9.8%,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十四五期间,宾川在继续培植六大高原特色产业的同时,将进一步立足“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水果之乡”及全国县级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等发展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基地、调优结构、创新科技和品牌建设,将宾川建成中国早熟葡萄第一县、晚熟柑桔特色优势区、云南省水果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努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图文/杨金蕾 李永松
编辑/徐晓霞
责编/欧阳王
审核/朱晓天
审核/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