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宾川县公安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竭诚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始终坚持走到群众当中,同坐一条凳,同喝一壶茶,把为民服务、为民谋利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宾川县公安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俯下身子察民情,沉下心来听民意,走访之中解民忧,交谈当中促和谐”为目标,将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紧贯穿于整个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之中,在全力开展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安全稳定、推进重点业务工作的同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安机关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带来的新变化,得到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赢得口碑,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忠于职守、服务社会的承诺,谱写了和谐警民关系新篇章。
在“放”字上动真格 在“管”字上下功夫 在“服”字上求实效
改革创新,深化服务,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决除烦苛之弊、开便利之门。宾川县公安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依托,坚持最大限度服务群众,按照转职能、转方式、提效能的要求,在“放”字上动真格,在“管”字上下功夫,在“服”字上求实效,持续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宾川公安自助便民服务超市集居民身份证照相、申请、赴港澳台二次签注的自助办理功能为一体,极大的方便群众办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将公安窗口搬上街面,不受节假日和8小时的限制,全天候自助服务,让群众得到便捷和实惠,群众通过系统引导自助完成居民身份证,满足“满意拍”“满意办”的需求,办理过程耗时短,速度快,极大提高办事效率。
据统计,截止目前金牛派出所自助便民服务超市和平川自助便民服务超市,成功受理居民身份证13455证,其中到期换领6235证,丢失补领6126证,损坏换领1094证,受理量居全州之首占全州自助办理业务一半以上,效果十分显著。有力推进公安服务扁平化、便捷化、智能化发展,真正让群众享受到现代信息化警务服务。此举进一步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慢、排长队、来回跑、不方便等问题。
“零距离”上门服务 重点解决一个“难”字 突出一个“暧”字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宾川县公安局切实将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迫切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安机关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带来的新变化。各业务部门不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各派出所、交警等积极组织警力分别深入平川、拉乌、钟英、乌龙坝、杨枊村、东升等边远山区开展办证和车管“零距离”上门便民服务。集中开展“送考下乡”便民服务和实行户籍窗口前移,为辖区特殊、困难、老龄群体开展上门办车证等服务。截止目前,共开展送考下乡55场次,制发摩托车驾驶证1333本,举行交通安全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45场次,发放交通安全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材料4500多份。
反诈宣传“敲门行动 以一个“创”字围绕一个“实”字
针对当前电话诈骗、消费诈骗、贷款诈骗、短信诈骗、投资诈骗、冒充公职人员诈骗等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手段多样的实际。根据电信诈骗发案规律,宾川县公安局在全力做好“打、防、管、控”的基础上,强化“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以“说、讲、发、传、叫”方式集中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进学校、进景区”七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其中,拉乌派出所积极依靠群众力量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借助该乡群众较为喜爱的“布谷鸟”广播工程平台,定时向全乡7个村委会69个自然村的10596名群众集中宣传常见电信诈骗手段、提防八大类诈骗短信,教育引导群众如何识别诈骗手法,如何做到有效防范。力角派出所推出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敲门行动”,组织民警、辅警分别深入村、组挨家挨户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面对面向群众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惯用套路、防范常识,了解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知晓率,引导群众要做到“陌生信息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未经核实不转账,遇到诈骗要报警”,动员群众认真学习反诈防诈知识,提高防骗识骗能力,守护好个人“钱袋子”,不给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乔甸派出所根据当前网络电信诈骗发案规律,充分利用派出所村村通大喇叭工程《红色平安之声》广播宣传平台,采取每天早、中、晚三个黄金时段以汉、白、彝三种语言向全镇6个村委会、49个村民小组、1.9万多群众定时播报宣传常见电信诈骗手段、提防八大类诈骗短信。同时教育引导群众识别诈骗手法,做到有效防范。在此基础上,宣传民警还与志愿者一起,分别实地深入辖区田间地头、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重点道路路段等重点场所,集中向广大群众、商贩、农户广泛宣传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等有关法律常识,引导群众、广大果农和经销商在交易中,提高警惕,规范交易,文明经商,远离经济违法。
图文/赵保通 李 航 李仕庭
编辑/徐晓霞
责编/王翠芳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刘 灿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