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州城法庭:当好群众身边的好法官

   宾川县人民法院州城法庭立足审判本职工作,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主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见,回应群众期盼,用心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

  上门调解·司法便民“暖民心”近日,宾川县人民法院州城法庭审理了一起义务帮工人受伤责任纠纷,原告李森某与被告李国某系同村村民,2021年3月,李国某请李森某帮忙抬钢管扶梯,期间不幸发生意外,扶梯未固定好,倒下后压伤李森某的腰部,李森某到医院就医后,要求李国某承担700.00元的医疗费,但李国某以没有钱为由拒绝承担。本案系邻居间的互帮互助,李森某因义务帮工遭受身体损害,并一纸诉状起诉至法院,承办法官刘文辉考虑到二人均为80岁的老人,涉案金额也不大,秉承着司法便民的理念,联合宾川县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的特邀调解员、村委会工作人员等多方力量,组织双方当事人在当地村委会进行现场调解,经过沟通疏导,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当场清结案款,邻里之间的纠纷得到调解,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到以案释法、以法融情。

    送法进校·法治宣传“护成长”近日,宾川县人民法院州城法庭的干警们来到乔甸镇海稍完小,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法治教育课。课堂上,李瑄法官围绕校园欺凌、抵制毒品诱惑、预防性侵等热点问题展开,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作了讲解,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背后的法律知识。通过开展此次送法进校园活动,提高了青少年自我保护的能力,州城法庭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道路上贡献法治力量。

  普法下乡·现场勘验“促公平”州城法庭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审判工作的实际,到田间地头勘验现场,仔细对涉案现场进行丈量,拍照留存,获取大量在办公室无法了解的案情,为下一步案件开庭审理、查明事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群众事,无小事”,相邻关系纠纷看起来只是很简单的邻里纠纷,但是其中的矛盾却很尖锐,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其他矛盾的产生。承办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现场勘验、耐心细致调解的处理方式得到当事人的一致赞赏。在司法实践中,除了考虑案件的法律效果,还要考虑案件的社会效果,做到真正的案结事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州城法庭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文/董张杰

编辑/李   丹

责编/王翠芳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