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专访] 培育百亿级工业集群 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提升
记者:县委、县政府提出培育百亿级工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高原特色食品加工、绿色能源、建材三大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您对此有何思考?
党代表张评说:对于县委、县政府提出培育百亿级工业集群的工作目标,结合宾川实际,从四个方面的思考:一、规划引领,紧盯产业抓培植。立足宾川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7月底前完成工业产业规划及产业规划环评报告编制,着力发展“三大产业”。围绕“农头工尾”,做强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逐步将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为宾川县品牌型、主导型产业,着重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全产业链打造,加强对农业科技、生产加工、物流运输、销售等重要环节的补充及提升,形成稳定可持续的生产能力。抢抓洱海流域环境保护产业产能转移机遇,做大特色建材产业。重点发展水泥、砂石骨料、水泥制品、特色建筑材料、预拌混凝土等相关建材产品,推进宾川石灰岩、玄武岩资源利用循环产业发展,促进建筑业与建材企业融合发展,把宾川打造为大理州的建材供应基地,成为宾川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紧扣政策支持,做优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风光水储制研一体化”等产业项目,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把宾川县打造为滇西绿色能源生产基地。
二、超前谋划,紧盯项目抓储备。着眼宾川工业“三大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工业项目储备,7月底前,完成“十四五”储备工业项目编制30个以上,同时,积极对接协调县级相关规划职能部门,利用当前各类规划编制调整的窗口期,超前做好工业项目成熟落地前的永久基本农田、林地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的规划预调整工作,为工业储备项目落地打好坚实基础。
三、加大投入,紧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抓配套。千方百计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在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的同时,充分整合县级职能部门资金资源,进一步做实做细路网、互联网、电网等专项规划,建设完善园区供水、供电、道路、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和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提升园区品质,把园区打造成为工业产业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四、优化营商环境,紧盯服务保存量抓增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紧盯企业服务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宾川县县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工业企业(项目)及商贸企业纾困工作方案》,切实做好重点工业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纾困服务工作,着实解决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在发展和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力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助推工业建设项目尽快建成投产;继续做好规下工业企业的摸排和服务指导工作,对主营业务收入近2000万元的企业加大培植力度,确保年内完成2户以上工业企业升规。
通过深入推进落实,预计到2025年,绿色能源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0亿元以上,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5亿元以上,特色建材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5亿元以上,宾川建设实现百亿级工业集群指日可待。
记者:宾川作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如何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提升?
党代表周志业说:我们以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核心,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的,把安全优质发展贯穿农产品生产全过程。通过抓实十项举措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提升:一是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和链条式质量安全问题。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强风险监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强化巡查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四是推进合格证制度,夯实生产主体责任。五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和消费者质量安全科学认知水平。六是开展对标达标提质行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即“三品一标”农产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七是推动监管方式创新,实现传统“人盯人”监管向线上智慧监管转变。加快质量追溯推广应用,引导消费者放心消费。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八是严格应急值守,防控突发应急事件。九是加强基层体系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十是实行绩效考核,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和激励鞭策作用。
图文/张玲 李永松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罗仲玉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