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鸡足山镇:流动“院坝会” 一线办实事

连日来,鸡足山镇聚焦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书记院坝会”搬入田间地头,深入问题一线,解决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

“书记,我们村有一条路,是群众生产的干道,但下雨天太难走,车上不去。我们也组织大家拼钱拼工把路修好了,但拼的钱不够,请你帮我们解决一下”。在炼洞河清河现场,镇党委书记曾建淼收到了东邑村支部书记毛维金反映的问题。

随后,镇主要领导组织镇村干部一同来到毛维金所说的道路现场进行了深入了解。原来,这条路是东邑村下社群众农业生产的要道,但葡萄售卖季节正是雨季,道路又陡又滑,让收购商看了直打退堂鼓,村党总支及时组织群众对道路进行了硬化,前前后后施工花了近5万块,虽然群众自筹了一部分,但仍有2万多元的缺口资金。

面对群众的期盼,曾建淼当场表态:“大家拼钱修路的做法很好,值得推广学习,下来之后先把账理清楚,镇上先解决1万,村集体经济也拿一部分出来,如果还不够再由镇上来想办法”。

同样是在甸头村委会,为了解决团山村11户群众的生产问题,鸡足山镇和企业合作,通过“党建+”模式流转100余亩土地打造了葡萄基地,向群众分红。但近期,接到群众反映,葡萄基地内杂草丛生,枝干瘦小,让大家心中不安。为切实消除群众疑惑,鸡足山镇组织了11户群众代表和基地负责人赵华一起来到基地,为群众答疑解惑。

“我们现在种的是贝达砧木,最终我们要嫁接成妮娜皇后和澳洲美人指,现在主要是给葡萄树长根,所以现在虽然看着树势不好,但对我们明年春季嫁接是没有影响的,至于杂草,一方面有利于保水,另一方面等葡萄修剪之后直接打碎在田里,也可以增肥”,在赵华的解答下,群众豁然开朗。

此外,在沙址村委会南坡村,道路问题也是困扰当地群众的一大难题。村里通往后山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沟壑纵横,泥泞不堪,影响了群众出行。

镇村组干部现场查看后,初步确定了有2.6公里的路面需要硬化,预算资金近11万。一番讨论后,结果出炉,由镇村统筹项目资金和社会力量,群众自筹部分资金,并投工投劳,对2.6公里道路进行全部硬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鸡足山镇将继续以“院坝会”为着力点,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广泛收集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把小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图文/郑晓龙

编辑/李  丹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