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杨金标:扎根基层的“解铃人”
他是家喻户晓的“和事佬”,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就是乔甸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综治维稳办主任——老党员杨金标。近20年来,他时刻秉持共产党员为人民的理想信念,并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积极为民排忧解难。
一早,乔甸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大厅里,杨金标正在接待前来反映问题的村民张执花。张执花反映的是她家的田埂纠纷问题,纠纷发生后虽经多次协商、调解,但均未达成一致意见,纠纷没有得到解决。
据介绍,张执花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矛盾纠纷找到杨金标。以前张执花一家与村小组的纠纷,就是经杨金标调解后得到解决,所以张执花又来找到这位“解铃人”。
大罗村委会上三家小组村民张执花说:“他帮我们家解决了一件事情,我感觉非常满意,今天我又来找他帮我调解一下。”
接待完来访群众,杨金标与同事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下河小组对之前调解过的矛盾纠纷解决情况进行回访。
2020年,段春敏刚当上村民小组长,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村上工作较难开展,于是段春敏找到杨金标与村委会,希望他们对村上遗留的矛盾纠纷进行解决。
乔甸镇河边村委会下河小组组长段春敏说:“我们下河三座海塘,由于当时承包的合同不完善,被私人占有了15年,我们向综治办杨主任他们提出来,村委会帮我们调解,并追回集体资产。”
经过调解,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在多年的调解工作中,杨金标都会对每一起矛盾纠纷的当事双方进行详细了解,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以保证为每起矛盾纠纷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杨金标说:“我认为调解工作不容易,有些基层矛盾还是很复杂,调解过程中有点艰难,但是我们用心、用时、用力的去处理,真心真意的帮助大家解决矛盾,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终做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调解在基层。”
此外,杨金标也特别注重调解的方式方法,不因自己的调解方式给当事人造成心理压力,影响调解结果。并坚持采取公平公正、依法依规的方式来处理矛盾纠纷。
杨金标说:“我是本地人,不管涉及到我自己还是亲戚,我每调解一件事情,都必须要公平公正的处理。”
杨金标的付出,群众记在心中,同事看在眼里。与他搭档近5年的陈治光提起他,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称他是党员的好榜样。
乔甸镇司法所所长陈治光说:“他总说,人民调解工作不在乎调解技巧有多高超,在于你是否愿意用自己大量的时间去为百姓开展调解工作。”
自参与调解工作以来,杨金标已经在这条路上度过了19个春秋,参与解决的矛盾纠纷也达到2000余件,调解成功率更是达到90%以上。而未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杨金标也积极引导当事人采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近5年来没有因调解不力而导致矛盾纠纷激化或导致民转刑案件发生。
再过两年,杨金标就要退休,但“解铃人”的身份,将一直伴随着他。
杨金标说:“我现在已经58岁,2023年即将退休,对于调解这个工作,这么多年来我也比较喜爱,即使退休了,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我也一样热心的为人民群众调解纠纷,化解各种疑难事情。”
图文/陈若男 白乘仲
编辑/李丹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