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宾川】“跟着霞客游大理”,这些老者做的事不简单!赞!
1月28日,“跟随徐霞客游大理”活动小组成员和研究徐霞客的相关人士,循着当年徐霞客在鸡足山的线路,开展“霞客游鸡山”活动。
明崇祯九年(1636),徐霞客开始万里遐征西游,与他一起踏上这次征程的,除了一名叫顾行的仆人外,还有南京迎福寺的静闻和尚,为传播佛法,静闻和尚刺血写成了《法华经》,并决定朝拜鸡足山。不幸在湖南湘江遇盗贼,静闻和尚遇刺,后在广西南宁崇善寺病逝,临终时,嘱霞客:“我志不得达,死愿归骨于鸡足山”。悲痛不已的徐霞客,背着静闻和尚的骨灰千里跋涉。明崇祯十一年(1638)腊月二十日,徐霞客从洱海卫城(今祥云县城附近)向宾川进发,途经梁王山、松子哨、关坡、响水到达宾川山岗铺,当晚在山岗铺住宿,第二天从山岗铺出发,途经宾居、东河头基、总府庄(今白庄帽)、大罗城、红帽村,夜宿于江果村(现为小江股)。第三天,由小江股出发,经牛井、炼洞到达鸡足山大觉寺,两天后移居悉檀寺,并将静闻和尚骨灰安葬在文笔峰下。留下《哭静闻僧侣》诗六首,并把静闻和尚刺血写成的《法华经》供奉在悉檀寺的藏经楼,了却挚友遗愿。
明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二十二日,徐霞客离开鸡足山赴丽江,继续滇西的旅游考察。同年八月二十日,徐霞客从祥云出发至宾川乔甸夜宿,途经冯翊村(今孔邑村)、臭水井箐、铁城坡、南薰桥、州城、北门外、知政桥、红帽村,到达小江股,八月二十二日由小江股出发,经炼洞中溪庄、福田庄、茶庵(今茶房)、拈花寺、盒子孔、洗心桥到达鸡足山悉檀寺。这次回归也成为徐霞客生命里程的最后时光,直到他双脚再也不能行走。
徐霞客先后两次往返于鸡足山,在鸡足山共住了半年之久,他以悉檀寺为中心,白天外出考察,用双脚走遍了鸡足山的每一座山峰、溪流和庙宇,夜里记述游记,考察的内容都被他详细整理并记录在游记之中,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翔实的鸡足山地理考察记录。
明崇祯十二年(1639),溯江河之源而来的徐霞客接受了丽江土司木增的邀请,决定留在鸡足山撰写《鸡足山志》。他广泛阅读鸡足山佛经,调查和追寻鸡足山的文化历史,遍寻山中的古刹遗迹。历经半年的风雨跌宕,终于完成了鸡足山的地理考察。
鸡足山是徐霞客一生考察时间最长、住山时间最久,题咏诗词最多的名山,也是他走过的很多名山大川中唯一修过山志的名山。由他完成的《鸡足山志》,其思想和编修内容,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后来的历次编修工作。徐霞客为修《鸡足山志》而做出的努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地理学家所涉及的范畴,他的才能学识堪称典范。
明崇祯十三年(1640)正月,徐霞客结束了《鸡足山志》的最后一笔,已经不能行走的徐霞客坐滑竿离开鸡足山,开始了他返乡的行程。明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二十七日,徐霞客在家乡与世长辞。
鸡足山是徐霞客情有独钟之地,是《徐霞客游记》终篇之地,徐霞客两次考察鸡足山,把一生的重要成果留给了宾川,成为研究宾川地理、水文、地质、生态等方面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
“跟随徐霞客游大理”活动由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刘瑞升与大理著名摄影人、徐霞客研究人员杨士斌、胡云龙等发起,从2022年1月开始,为期一年,按照384年前徐霞客游大理的农历时间,自驾车踏访霞客行迹,实现自我体验生命之旅。
在鸡足山期间,徐霞客研究人员与“跟随徐霞客游大理”成员一起,沿当年徐霞客走过的线路,从悉檀寺到玉龙飞瀑,再到雷音寺、八角庵、传衣寺,走小道,寻古迹,感悟霞客行走的点点滴滴,最后到寺前村。
大家学习徐霞客、研究徐霞客,一路纪念和宣传徐霞客,汲取中国古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的精神,以此为宾川“建成世界一流水果之乡、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州工贸协同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做出努力。
图文/杨宏毅
编辑/杨宏毅
责编/王静红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