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宾川】徐霞客的最后驿站在宾川,宾川做了些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出过一位无与伦比的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380多年前先后两次往返于鸡足山,共住了半年之久,他以悉檀寺为中心,白天外出考察,用双脚走遍了鸡足山的每一座山峰、溪流和庙宇,夜里记述游记,考察的内容都被他详细整理并记录在游记之中,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翔实的鸡足山地理考察记录,他把一生的重要成果留给了宾川,成为研究宾川地理、水文、地质、生态等方面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宾川鸡足山也成了《徐霞客游记》终篇之地。

为弘扬徐霞客的精神,以此为宾川“建成世界一流水果之乡、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州工贸协同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做出努力,近年来,宾川县委、县人民政府、鸡足山旅游公司在发掘、整理、宣传鸡足山徐霞客文化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

——整理出版《霞客游踪》,按照《徐霞客游记》在宾川记录的时间和线路,详细整理记录的人、事、建筑、自然景观和民情风俗等,图文并茂地进行展示,并对目前的保存情况和体现出的价值作了分析研究。

——2017年5月,通过努力,把宾川县申报认定为“徐霞客游线标志地”、鸡足山申报认定为“徐霞客游线特殊纪念地”。

——先后投资90万元,安装了“徐霞客驻足掷笔处”纪念铜像,铜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宿志鹏副教授设计制作,著名作家梁衡以《鸡足山,徐霞客的最后驿站》为主题撰写碑铭。   

——与江阴市联合开展安装了静闻法师铜像活动,鸡足山的静闻法师铜像由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刘瑞升副会长捐资建设,江阴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汉章撰写碑铭,江阴徐霞客书画院院长周湘云书丹碑文;江阴的静闻法师铜像安放在兴国园“静闻堂”,铜像的背景镌刻了鸡足山全景图,周边张贴、悬挂了大量鸡足山的照片和文字说明,并由宾川县有关人士题写碑铭。

——修复悉檀寺“徐霞客古道”。修复了《徐霞客游记》记录的黑龙潭景观。将《徐霞客游记》记载的29种植物和对鸡足山“四观八景”的记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鸡足山的重点节点进行展示。

——启动概算投资130万元的皇姑坟修缮工程,对《徐霞客游记》中记录的大觉寺僧人遍周等12座塔林进行修缮。

——著名作家梁衡撰写文章《徐霞客的丛林》发表在《北京文学》2019年第5期;中国《文艺研究》编辑部编辑赵伯陶先生作《悉檀寺徐霞客古道祭并序》;云南知名学者杨福泉撰写《悉檀寺遗址考察记》发表在《边疆文学》2021年第9期,在国内徐学届引起较大反响。

——推出“霞客古道”途步线路,举办了三届“重走霞客路.鸡足灵山行”活动,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鸡足山景区也由此被评为“全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重走霞客路.鸡足灵山行”丛林穿越挑战赛被评为“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赛事”。

——筹建宾川县徐霞客研究会,加强了与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云南省徐霞客研究会、大理州徐霞客研究会和江苏江阴、浙江宁海、丽江等地徐霞客研究会的联系,并联动开展赠送《木氏宦谱》、纪念徐霞客在鸡足山悉檀寺正月十五“注茶为玩”383周年活动、共同探访徐霞客游历线路等形式多样、效果显现的活动。

鸡足山是徐霞客一生考察时间最长、住山时间最久,题咏诗词最多的名山,也是他走过的很多名山大川中唯一修过山志的名山。由他完成的《鸡足山志》,其思想和编修内容,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后来的历次编修工作。徐霞客为修《鸡足山志》而做出的努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地理学家所涉及的范畴,他的才能学识堪称典范。    

明崇祯十三年(1640)正月,徐霞客结束了《鸡足山志》的最后一笔,已经不能行走的徐霞客坐滑竿离开鸡足山,开始了他返乡的行程。明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二十七日,徐霞客在家乡与世长辞。 


图文/杨云峰 杨宏毅等

编辑/杨宏毅

责编/王静红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