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红花产业红似火 托起增收致富梦




时下,宾川县力角镇的红花正值采摘季。田间地头,迎风盛放的红花如火如荼,红彤彤的铺展在田野里,远远望去,仿佛燃烧着的朝霞,映衬出农民们的“红火”日子。红花地里,农民忙着采摘红花,一束束、一丝丝、一缕缕,被采撷下的红花躺在地上“晒太阳”,晒干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看着花开正茂、品质优良的红花,花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力角镇鱼棚村委会甸头坪小组路边的红花田里,村民何美兰、姬树兰正在忙碌地采摘红花。
据介绍,她们每年从四月间开始摘红花,六月间就收完了。她们告诉记者,红花种植成本低。今年早熟的红花在永胜县片角街的价格是170——180元一公斤,目前市场价格在130——145元一公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今年红花的种植效益最高可以达到每亩8000元。

红花又名滇红花,耐旱抗盐碱,力角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土光热条件非常适宜红花的生长。近年来,力角镇鱼棚村党总支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党总支+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村组干部发动致富能人带头种植,积极联系收购客商打开销路,带动群众发展红花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在鱼棚村委会村监委主任、总支委员杨成志眼里,红花投入少、见效快,是很“划算”的经济作物。往年杨成志家葡萄、红花各种几亩,今年决定全部拿来种红花。

“别人只摘花,我家是连果、叶子一起摘,这样可以拿去做红花茶,也有收购商收购。”杨成志边摘红花边介绍道,红花采摘后秸秆也不浪费,可以加工成饲料搞养殖业,经济价值也不错。

作为村委会干部,杨成志也带动了周边更多村民一起种植红花,小小的红花托起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梦。

外地收购商会趁着每周二力角镇鱼棚街天来集中收购当地红花。据何美兰介绍:“卖的时候会有外地老板来收,有时候街天来街上收,有时候下午来村里收,干的潮的各论价格,买卖很方便。”

除了外地老板来收,鱼棚也有本地收购商。杨成志每天傍晚都会骑着摩托将一天里采摘的红花载到本地收购商梁正昌家中销售。

鱼棚村委会邱家营小组,梁正昌正在家门口忙碌,选货、商谈价格,一袋袋红彤彤的红花十分耀眼,映红了农户的笑脸。记者了解到,梁正昌是唯一一个本地收购商,大大方便了红花种植户,为他们节省了红花运输成本。


梁正昌每年2至3月开始收购红花,一直收到采摘季结束,去年就收购了70多吨。他说:“干花一公斤收145-150元,花果一公斤3.5元左右,我从不欠账,毕竟鱼棚就我一个本地收购商,为的就是方便群众,增加群众的收入。”

力角镇的红花颜色鲜艳、蓬松舒展,很受市场青睐。鱼棚的红花大多运往永胜片角,烤制后加工成红花茶,销往广东、广西、成都、昆明等地。

鱼棚村党总支书记唐范贵介绍:“近两年,鱼棚村党总支鼓励群众因地制宜种植红花。目前,鱼棚种植红花1500亩左右,总体来说收入还是可观。”

红花种植周期短、收益高,近年来,力角镇以“特色产业富民”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地等资源优势,发展红花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在力角镇,不只鱼棚村红花成片,海良村和大会村村民大多也都种植红花,红花逐渐在桑园河(力角段)两岸集中成片,红花产业由“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花”。

今年,力角镇种植红花超3000余亩,预计产值可达1200万元。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