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治”“护”“用” 做活水文章,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一条条蜿蜒掩埋在田地间的地下供水管线,一个个零星散落在肥沃田野里的方形自动变频增压供水点,一套套铺设在苗地里的精准滴灌系统,平整的水泥地和用水管道相互交错,过去逢干必旱的土地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沃野”。



“往年我们都是靠天吃饭,每逢干旱,很多土地就只能闲置,水成了制约我们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好了,我们再也不会担心水的问题了。”宾川县乔甸镇海稍村尝到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甜头的村民笑着说道。

由于过去乔甸镇常年干旱,加之灌溉水受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并且由于水利设施设计标准低、工程不配套、渠道老化、灌溉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等因素限制,水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和开发,水成了制约乔甸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

为有效解决农业用水问题,乔甸镇以推动农业高效节水为引擎,不断探索节水工作新思路、新模式,投资建设了1400亩老海稍、大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目前海稍小组经济林果高效节水400亩已投入使用,近年来实施续建和新开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等项目总投资3780余万元。

全镇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做活水文章,带动产业兴,让全镇百姓乐业安居,共享治水成果,不仅让庄稼作物有了保障,也让农民有了好收入。

同时,为实现生态保护和农户增收“双赢”格局,乔甸镇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调度、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持续深入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让全镇每一条河流“有名有责”,河长担负起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及水政执法等工作重任。2021年以来,完善更新镇级河长名录48件,共处理了水体污染5件,取缔肥水养殖库塘9件,组织党员、团员开展“清河行动”,清理长度共计50余公里。

全镇上下生态治水铁腕护水科学用水,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富了一方百姓,使水成为全镇发展的点睛之笔和宝贵财富。在乔甸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高效节水灌溉推动了全镇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风正好扬帆,奋进新起航。在以农业产业为主的乔甸镇,水环境、水资源已经成为加快全镇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先保障要素。如今的乔甸正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在加快发展中奏响更灵动的“水旋律”,做活更灿烂的“水文章”,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图文/王亚蛟 张鹏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