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香料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又到了一年一度香料草丰收的时节,一大早,记者来到力角镇鱼棚村委会,整个村子里都飘散着一股清香,田地里、山地间,绿油油的香料草枝繁叶茂,粗壮的叶茎在春日的阳光里茁壮成长,连成郁郁葱葱一大片。蓝紫色的小花儿点缀其间,引来无数的蜂飞蝶舞,村民正在田间忙着收割、晾晒、搬运茎叶提炼香料油,到处一派繁荣景象。

近年来,力角镇鱼棚村依托当地干热的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香料产业,随着香料市场的日趋走俏,鱼棚村香料产业开始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每天早晨六点半,鱼棚村委会甸头坪小组卓会琼一家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采收香叶、拔草、剪枝成了卓会琼家的日常。他们一家种了五六亩香料草,一次可以烤出五六公斤香料油,香料油价格也从去年的每公斤800多元涨到了今年的1000多元,每年不断增加的收入让卓会琼家的生活越来越好。“香料对于农民来说,就像是长流水,什么时候没钱了就来剪一下香料拿回去烤,烤一次又能来点钱,特别是我们这两年供孩子上学,种香料带来的收入就相应地减轻了一些负担。”卓会琼向记者介绍道。



香料草又名香叶天竺葵、抹抹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母本一次扦插、移栽种植成功后可采收5年,每15-20天可以摘一次,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茎、叶、花都含挥发性香气,提取的香料油是调制香精、香水的重要原料,还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杀虫的药用功效。

据悉,香料草易扦插、移栽,成活率高、种植成本低、管理粗放,一亩可栽3500—4000株,每亩成本400元左右,每亩每年可产香料油8-10公斤,每亩产值8000元左右,按每公斤1100元的市场价格,产量高时每亩可有10000多元的收入,经济价值颇高。

走近鱼棚村委会海坝小组村民谢潮亮家的香料加工房,一股浓郁的香馥扑面而来,一车车满载的天竺葵茎叶、枝条源源不断送往提炼炉中,弥漫着清香的精油液体缓慢析出,令人感到神清气爽,倍感舒适。


据谢潮亮介绍,他家花六七千块钱自己打了个甑子来烤制香料油,自家种的香料剪下来晒干放进甑子里烤,工序不多,也不复杂,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好的致富途径。“一甑香料能烤出一公斤多的香料油,可以拉到县城去卖,也可以等每周二鱼棚街收购商来村里收,买卖很方便,收购的人也多,甚至都来争着买,一甑就可以卖到1000多元。”谢潮亮向记者介绍时带着满脸的笑意。



鱼棚村的香料茎状叶肥,香料油芳香浓烈,深受市场青睐,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致富梦。


鱼棚村党总支书记 唐范贵


鱼棚这两年比较缺水,香料草很适合在这发展,所以大部分村民都种了香料草,全村香料种植有2000多亩,每亩每年可以榨8公斤到10公斤香料油,今年价格也回升了,每公斤香料油价格在1100元左右,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香料草在力角镇有着长久的种植历史,是干热河谷区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力角镇围绕“绿色生态高效”的发展目标,打造柑橘、石榴、葡萄等绿色生态支柱产业,同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花卉香料产业。今年,力角镇鱼棚村委会共种植有2000余亩香料草,产值近2000万余元,漫村香气装满了鱼棚村村民的“钱袋子”,极大地拓宽了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

图文/文静 马宜君 张汝建 赵建思 李靖军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